第三章 木匠与儿子
“是,是,不过老公很欣慰,夫人你用了一个惯字,这惯字传神啊。”
温婉睨了鹿鸣一眼,“少贫嘴,更不准拍马---,”
“哈哈,是是。孩子渐渐大了,木匠两口就商量,再把孩子带出去吃喝不太合适了。恰巧,一个离木匠家很远的一户人家请木匠去,木匠答应了,跟老伴说,这次出去,不能天天回来了,孩子就更不能带着了。老伴说你就自己去吧,我跟儿子说,儿子大了,也不会有意见。第二天,木匠起了个大早天没亮就出发了。他儿子醒来后,不见他爸爸,就问妈妈。妈妈也没做多想,就告诉了儿子。”
“等等,我想想他这儿子会做什么事。”
“费什么脑筋,答案不就在你老公这里吗,我的还不是你的,来,我告诉你。”
“哪能呢。术业有专攻而已,再说了你我一体,我懂不就是你懂吗,是不是?”
“这还差不多,孔子说什么?”
“噢,当时是子游问孝,孔子就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我把孝改成育,敬,改成教,就变成父母养育孩子的意思了。所以养育孩子,重在一个育字上,也就是教上。谁的孩子谁心疼,但若因此把孩子变成了宠物,变成了施放无节制的父爱母爱的载体,那就不是心疼而是心痛了。不仅害人,也害己呀。”
“会这么严重吗?”
“你老公怕你胆小,才有意说得委婉,不至于过于惊悚,哈哈,别瞪我,逗你呢。若不信,给你讲个故事。”
“别,我想想,”
“夫人,何必呢?他儿子,”
“你敢!”
“噢,那我去看看儿子,你慢慢想。呦呦,我来了。”
“还有故事?”
“这不对啊,过会儿你给儿子讲故事,现在我给你讲故事,辈份儿不对啊。噢,这不是笑话,是胡闹。”
“嗯?”
“没什么,还是讲故事吧。,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木匠,晚来得子,自然视如珍宝。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那个时候市场经济意识不浓厚,所以木匠给人做活,如果是邻里邻居,一般是没有工钱的,只管饭就行,当然饭菜是不错的,差不多就等于过年的生活水准了。木匠心疼儿子,每次出去做活,都带上儿子,当然不是给他打下手做学徒,而是吃吃喝喝。这样一晃下去,孩子就大了。”
“这孩子会怎么样呢?这个木匠似乎也没怎么惯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