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万物生于道
“哟,小张儿啊,不错啊,这一点儿我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延伸。不过有道理。”
“还是您启好的好,我再这么不开窍下去,您就不要我了,哈哈,开玩笑哪!”
“这样做,不仅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这个方面成长的特点,更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更重一点说泯灭了人性。”
“拔苗助长。”
“对,付出多而收获少,甚至偷鸡不成还折了米。”
第十三章万物生于道
“呵呵,鹿老师,我跟不上节奏了。不是都在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您,您怎么又说是马拉松呢?”
“张儿,已经明白了短跑与马拉松的区别了,是不是?”
“对啊,短跑当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不是分秒必争,而是去争百分之一秒甚至是千分之一秒;而马拉松就不同了,它讲究的是节奏与分配,只要节奏感出来了,又能合理分配体力,即使最后不能拿到第一,名次也不会差了。噢,我开始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呵呵,我还不明白,来,给我讲讲。”
“鹿老师,这个说来容易做来难啊,光您说的孩子学习这个特点就很难把握,更谈不上分步骤分阶段地去实施了。”
“只要留意咱们老祖宗的一些话,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鹿老师,您别逗我了。实际上您打的这个比方,让我想起了孩子出生后的成长过程。”
“嗯,有道理。”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他的身体发育是以月为单位的,第一个月孩子会怎么样,第二个月会怎么样;一岁之后,三个月一个变化,再长大就以半年为一个阶段,哈哈,这身体的成长与孩子学习的成长有相类似的地方哦。”
“所以说人的身体的成长是分阶段的,人的学习也是分阶段的。只是身体的成长发育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而学习的过程我们很难客观地衡量,这就给了家长盲从的条件。”
“因为看不到,所以就拼命地用能看到的东西来体现孩子在学习这方面的能力没有被落下,所以考级啊什么的就出来了,还大受欢迎,鹿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