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顺水人情
这位燕太妃能不能留下,其实也关系着思晴的脸面,别的人跑来求着不走、都如愿以偿了,偏偏前朝的德妃来求本朝的德妃不能如愿,这对思晴不好。
思晴一向做事沉稳,谨慎,自从兄长思摩死后更是如此。
皇帝点头,笑道,“留下,凡是德妃找德妃、淑妃找淑妃这样对应着来求的,你们都可说与皇后知道、做这个主张!”
思晴插话说,“其实,也有个越国太妃来找过我,她也不想走,但她身份有些特别,我没敢答应。”
丽容问,“越国太妃?”
思晴笑道,“是呀,她便是以前的德妃,姓燕。祖父是前隋的酷吏燕荣,被隋文帝赐死,因而这个燕德妃倒是很温和谦让,她有个儿子是越王李贞,”
皇帝道,“我明白了,淑妃找淑妃,德妃找德妃,看来也不能撵走。”
皇后说,“既然前两位太妃都不必出京了,那就也让越国太妃留下来吧,她们姐妹几个一同住在大安宫,没事出西内苑、到梨园去听听戏什么的,也好有个伴儿。”
淑妃樊莺说,“柳姐姐说的不错,其实许多人并不想离开长安,师兄你可别以为做了好事,最后却招人骂。”
皇帝不解,连忙问她详情,樊莺说,“纪国太妃来找过皇后,还有一位太妃也来找过我了,她求我开恩,不要让她随儿子之蕃。”
之蕃,成年皇子离开长安到自己的封地上去。
悄悄来找本朝淑妃的,是贞观朝的淑妃,姓杨,已经加封为赵国太妃了。
这个老杨淑妃是杨素的孙女,早年也是以犯妇身份入宫的,生了儿子赵王李福,随之被太宗皇帝过继给了隐太子李建成。
思晴迟疑地说,“只是……这个燕太妃的母亲、与武媚娘的母亲原来是堂姐妹。她不知武媚娘做过侍读的事情,与我说起武媚娘时,是拿这人出来给自己做个帮衬。”
丽容一听武媚娘,立刻说,“那快让她走,去越州找她儿子去吧。”因为武媚娘,丽容吃的苦头已经不小了。
丽容话一出口,思晴脸上便现出一瞬的失落之色,把头也低下了。
皇帝应声道,“丽容你别给朕乱说话,有道是宁落一群不落一人,别人都留下了、怎好单单撵走一个?本来这是好事,可别让越王在蕃地对朕不满。”
思晴这才又问道,“峻,这么说,你也同意让越国太妃留下?”
从礼法上说,李福已经不算是太宗的儿子,他七岁就出京到封地上去了,今年才十五岁,也够可怜的。
这位老杨淑妃今年才三十六岁,身份已是赵国太妃,听说了韦太妃的事情之后,杨太妃也不想出宫随儿子之蕃了。
一个十五岁的儿子,她也担心靠不住。
不要以为一个亲王在封地上就了不得了,那得看他或他的母亲在皇帝眼里有没有地位,如果没地位,那么地方上真正的实权人物是刺史或都督,难怪赵国太妃也不想走了。
皇帝道,“那就也别走了,不过杨太妃的路子也真是广,樊莺你又要看住朕、又要陪着你柳姐姐出放宫人,杨太妃居然还能求到你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