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讨生还
叱干部大酋长叱干他斗伏接见了勃勃,勃勃将自己的遭遇哭诉一番,祈求大酋长能够收留他,大酋长只是命人给他一碗酸奶酪茶,待他喝完便命人将他抓起准备送给北魏的拓跋珪。
大酋长胆小怕事,惧怕拓跋珪攻打自己,岂敢收留勃勃,为了讨好拓跋珪,便将主动派使者送去。
这件事,被大酋长的侄子叱干阿利得知,叱干阿利前来劝阻道,“我亲爱的叔父,您千万不能这样做。鸟雀遇到雷雨,还会躲在农户的窗户下避雨,更何况赫连勃勃家已不家,国已不国,他无来投奔我们,说明对我们信任,倘若您不能收留他,也不可趁人之危抓他送给北魏,理应他自由去向才是。”
大酋长哪里听得进去,把叱干阿利臭骂一顿,轰了出去。叱干阿利气的跺跺脚,道,“叔父啊,总有一天,你一定会后悔的,你这哪里是明君之举,这个将军我不干了,留给你自己当吧!哼。”说完,他回到自己的军卒中挑选了几个身强力壮之人,在途中拦截勃勃的囚车,将勃勃救下。
勃勃非常感动道,“你我素昧平生,为何要救我于危难?这份大恩大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若是有一天我发达了,一定会报效你的。”
河水滔滔,如黄汤一样幽暗,漩涡一个接着一个地翻滚着。
勃勃咬紧牙,夹紧马肚子,狠狠地给了马屁股一鞭子,马儿嘶鸣一声,倏地跃进河道里,一开始,水比较浅到马肚子上,没几步,河道就变的又宽又深,马背上的孩子被一个浪涛打了下来,马儿用尾巴使劲儿向他招摇,孩子顺手紧紧抓住了马尾巴,好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刻也不敢松懈。
多亏这是匹好马儿,跟随了勃勃几年,与主人心意相通,马儿在河里浮游,渡过湍急的河水,硬生生地把孩子带到了对面。
上了岸,勃勃接连吐了几口和着泥沙的水,几乎晕死过去了,马儿却对他不离不弃,在一边不停地用舌头舔着他的脸和手,直到他醒来为止。
勃勃睁开眼,见身边伴随他的仍旧是那匹枣红色的马,它不时地弹着蹄子,发出阵阵嘶鸣,勃勃心中一暖,眼泪竟流了出来。现在的他只是一个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乞儿,他身无分文,毁家灭国,他背负的是父亲没有完成的梦想,背负他们家族的血海深仇,他不能死,必须得活下去。
叱干阿利道,“我生平最喜欢抱打不平,见不惯恃强凌弱之人,救你出于道义。如今,我劫持了你,再也不能回到叱干城了,不如,我们投奔后秦国的高平公没奕于吧!”
勃勃跪下,给叱干阿利重重地磕了三个头道,“我勃勃国破家亡,走投无路,想不到在这里能遇到知己,真是苍天庇护,我福大命大,且听你安排。”话毕,两人打马去投奔了高平公。
勃勃顾不上悲痛,他只想活下来。他用绵软无力的手抓住马的鬃毛爬了上去,马儿走在广袤的平原上。
天,那样的蓝,那样的广阔。
地,那样的黄,那样的路远。
全世界仿佛都离勃勃远去了一般,只有他一人一骑走在空旷无垠的道路上,没有未来,没有过去。太阳是那样的刺眼,他只觉头晕目眩,肚肠咕噜。
又不知走了多久,马儿将他带到一座城,这城里住的都是一些鲜卑人,人们称这座城为叱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