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局势大乱(2)
许一城见孙殿英挺高兴,趁机道:“孙军座,您看您能不能分出一支队伍去救人……”话未说完,孙殿英打断了他的话:“这可巧了,你是第二个提出这要求的人。”许一城一愣:“还有谁?”孙殿英摸摸光头,露出一副厌恶神情:“哼,说出来可丢死人,是个日本人,叫啥大辅。”
许一城听到这名字,精神一振:“堺大辅?”
“对,对,这名字挺怪的,你也听过?”
廖定就是在开封那个阴阳眼,全靠许一城提携,才从一个小混混成了一号人物。孙殿英点头道:“他是咱好兄弟,当初在河南可帮了我不少忙。他没少提起你来,把你夸得天上少有地上皆无,咱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刚才我审问了几个俘虏,知道你也在这儿,就顺手救起来了——这可是缘分呐,你命中注定在此要有一劫,等着贵人来救,那不就是咱么?说不定咱俩还是星宿下凡呢!”
说到这里,孙殿英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满脸麻子随肉颤动乱走。许一城发现这位军阀有点神经兮兮,想象力有点丰富,随便一句话都能给发挥到天上去。
“多谢军座救命之恩。”许一城要下床致谢,孙殿英连忙搀扶住他:“你身体还没好透,歇着吧。可惜你那个朋友已经死了,夏天存不住尸体,我们就地给埋了,立了块碑,还没刻字。”许一城思忖片刻,叹了口气:“算了,我也不知写什么,留块无字碑吧。”对于富老公,他的心情十分复杂,实在无法评价。
孙殿英说好,然后扯了把椅子,直接坐下:“许先生,你咋会跑到李德标的团部来?”
许一城心中忽然一动,他找李德标,是想借兵去守东陵。眼下李德标所部已经覆亡,可孙殿英手里的实力更为雄厚,找他也一样。许一城偷偷打量一眼孙殿英,心中忽然又有些犹豫。他略通相学,孙殿英的相貌是面方而颌尖,唇厚而边锋,鼻若悬胆而不正,这叫刁雄之相——刁雄不及枭雄,难成大器,但薄恩狠戾之处,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子伸出手指头,对准自己脑门:“我是孙殿英,你就叫我孙麻子吧。”说完自己先哈哈哈笑起来,回头对随从道:“你们看咱平易近人不?”随从们纷纷应和。
“孙殿英?”许一城嗫嚅着这个名字,悚然一惊。孙殿英不就是李德标的上司、奉军十四军军长么?他在这里,那李德标呢?
孙殿英看出他的疑惑,得意洋洋地竖起一根指头:“李德标那个龟孙儿反抗革命,负隅顽抗,他的人已经被咱包了饺子。李德标吞枪自尽,去地下陪张大总统了。”他看许一城越来越糊涂,扯了扯自己的奉军领章,露出里头的青天白日:“许先生你还不知道吧?咱响应北伐,现在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啦。”
许一城这才明白。原来对李德标所部发动突然袭击的,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孙殿英。这其中因果也不难想明白,孙殿英和吴郁文一样,见奉军大势已去,就投了国民革命军。李德标是张作霖安插在十四军的一枚钉子,孙殿英想要易帜,必然得先把他拔除。
于是,奉军第十四军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连夜偷袭了马伸桥镇,算是缴纳投名状。一个军对一个团发起偷袭,结果毫无悬念。李德标战败身死,独立团土崩瓦解。许一城运气好,正赶上这次夜袭,正好被孙殿英救起。
纵观孙殿英履历,这些年来在各大势力之间来回投靠,全无忠义可言。你看他投了国民革命军,立刻翻脸掉头来打同僚李德标,真是狠辣无情。这种人,一切都以利益为准绳,没有什么主义,更别说什么信仰。许一城担心,跟他说了盗掘东陵之事,反而会激起此人贪欲。驱虎吞狼之计,把狼吞了,老虎还没吃饱可怎么办?
孙殿英见许一城沉默不语,有些不悦:“许先生如果不方便说,咱就不问啦。反正咱是外人,就算救过命,心里留点提防也是应该的。”
许一城还没说呢,他自己倒先想象出一大堆事儿来。许一城心念电转,决定先把他钩住再说:“实不相瞒,我有个朋友如今被困平安城,这次是来找李德标借兵救人的。我们伪造了张作霖的手令,哪知道被他识破了,结果……若不是孙军座及时赶到,只怕……咳……”
他说的半句假话也没有,只是故意隐去了东陵这个最根本的因果。
孙殿英听到张作霖往毛笔里藏针的细节,拍着膝盖哈哈大笑:“雨帅这个人呐,看似豪爽,其实谁都不放心,总搞些小伎俩。你们胆子也够大的,李德标是张作霖的一条狗,你拿这个骗他,他肯定跟你急。”
树倒猢狲散,墙坍众人推。奉军大势已去,李德标的结局早已注定。一想到他如此下场,许一城颇有些唏嘘。倘若李德标不以忠心而著称,孙殿英说不定还会派人来拉拢。他的忠诚,先送他平步青云,然后又成了他的催命符。某种意义上,他和富老公是同一类人。
一夜之间,两个“死忠”之人葬身于马伸桥镇,这时代的变化可真有点叫人看不明白。
“您怎么会认识我?”许一城奇道。
孙殿英嘿嘿一乐,没说话,伸出右手大指头,把右眼扒拉得大一点,显得有些滑稽。
“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