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秦帝国风云 > 赵军失利谋易帅

赵军失利谋易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王不听虞卿的计谋,与平阳君赵豹决定跟秦国议和,并派贵人郑朱去秦国,秦国接待了郑朱。

赵王召见虞卿,说:“我让平阳君与奏国议和,秦国已经接待了使臣郑朱,你认为和谈的结果会如何呢?”

而被范雎扳倒的对手穰侯魏冉,已去陶地养老,这个陶地是指今日山东定陶(又称陶丘,相传尧、舜二帝均以此为都,统御天下),不是古代另一个陶地(今日山西平遥),魏冉对武安君白起、已故大将胡阳等人有知遇之恩,白起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事将领。

此时,廉颇败绩、死守营垒的消息,也使赵国方面也陷入慌乱之中。

赵孝成王(赵丹)对自己听信上卿蔺相如的建议、不顾众人反对,执意派出廉颇出战上党,颇有悔意。可是,赵括去了,就一定行吗?赵国那么多威名赫赫的军事将领,为何一定非要在赵括和廉颇之中选择其一呢?

现在廉颇败了,老迈的蔺相如又能负担什么责任呢?赵孝成王也并没有责备上卿蔺相如的意思,只是有些怨恨起廉颇。

他召集来谋臣虞卿、楼昌、平阳君赵豹、郑朱等人商议。

武安君白起:臣以为应当退兵讲和,赵国军队实力不容小觑,这是我们在河水北方最强大的对手,现在就摊牌还为时尚早。如果继续对峙下去,赵国必然与关东诸国勾连,齐心协力来对付秦国。军事只是大国政治的手段,臣以为和谈有好处。赵国锋芒受挫,若其恼羞成怒,与我们火拼到底,战事如不控制,将愈发不可收拾,形势更难预料。

将军蒙骜:见好就收,也是个办法嘛!

上卿王稽:恐怕是你要和谈,人家不肯呀。

客卿楼缓:臣以为不和谈,就这样对峙下去,最后欢笑的是众诸侯国----坐视两雄相争,彼此削弱,它们岂不弹冠相庆?臣熟悉赵国的情况(曾担任过赵国上卿),愿意出使赵国,面见赵王劝和!

秦相国范雎:大王,臣不是反对和谈,而是在当下明显有利的态势下,若是由我们来提出和谈的建议,赵国方面必然会以为秦军疲惫,更加暗地里增加兵力以抗衡秦军,那样反而达不到止战休兵的目的。除非是赵国方面主动提出来放弃上党!

赵孝成王:长平没有打胜,还战死了一个都尉(赵茄),本王想增兵与秦军决战如何?

楼昌说:“无益也,不如派遣重臣去和秦国讲和。”

虞卿说:“那些主张和谈的人,认为不与秦国讲和,赵军必败。而掌握和谈的主动权却在秦国,大王估计秦国是想打败赵军呢?还是不想打败?”

赵王说:“秦国不遗余力,一定想要打败赵军。”

虞卿说:“大王且听我的,您派出使臣,携带贵重的宝器,去亲附楚、魏,楚、魏两国都想得到大王的贵重宝器,一定会接待我们的使臣。赵国的使臣到了楚、魏,秦国必定会怀疑诸侯组织了合纵阵线,必定有所畏惧。这样,去与秦国和谈,才能成功。”

将军蒙骜:上党是战略要地,赵国岂肯完全放弃?

范雎:那就只有继续对峙下去,一退则千里。上党有失,则我们新获得的河水北岸的土地,就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破合纵的办法很多,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诸国认识到秦国的实力,只有其慑服我们,连横才会成功!

将军郑平安:与赵国和谈的前提是赵国交出上党!

范雎当初想为魏国建立功业,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雎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匿,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不疑。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安平设法让范雎暗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雎是难得之才,将他和郑安平带回秦国。

范雎(在秦国的名字还是张禄)在秦国发迹担任相国、获封应侯后,自然与郑安平、王稽交往过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