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受困邯郸城
赵姬摇动着婴儿的吊床,低吟浅唱着哄孩子入睡。
赵姬浆洗孩子的尿布、在太阳下晾晒。
赵姬悉心地扶着孩子学习走路,不时擦去脸上的汗水。
赵姬耐心地裁剪布料,为赵政缝制衣衫,自己也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
赵政:妈妈,快来看!一群鸭子飞上天啦!
4)假如吕不韦真是秦始皇的生身父亲,吕不韦是为谋夺秦国政权,那为什么没有走出父子相认的关键一步,其自身反而被秦王赶出京城,去往河南的封地。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鸩酒自杀而死。这就更加明晰了:古代讲究君权神授、血统至上。秦始皇明确地指出血统问题,就是为了明示天下,回击谣言,这说明秦皇对此调查的非常明白、证据确凿,他与吕不韦并非血缘关系。如果他们之间存在血缘关系,那这事情掩盖还来不及呢!
5)秦始皇之母是赵姬确凿无疑,秦始皇灭赵国后还专程去邯郸“坑杀了其母亲家的仇人”,赵姬家族是属于赵国的名门望族,但后来衰落了,而且肯定发生了巨大的变故,结下了不少仇人。能够导致一个名门望族崩溃的最终推手只有赵王本人,也就是说只有赵王的宗亲贵族能够分割赵姬家族的财产和霸占其家女子(或被卖身为奴),吕不韦不是王室宗亲,最多只能是他买下了赵姬为奴为妾并把他献给了异人,这样问题又转了回来。如果秦始皇真是赵姬和吕不韦的孩子,就是吕不韦不说,赵姬又如何瞒得住?
6)吕不韦自家的情况包括其妻子儿女,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但是吕不韦,其他名人没有交代明白的也比比皆是。《史记》里却有两处记载的异乎寻常的精细:1)吕不韦献赵姬。)楚国李园献妹,两者异曲同工,不吝笔墨,描述的绘声绘色。后者时间还比较模糊,前者精细到月份,这是十分不寻常的事情。其他一些古籍(不引用《史记》的),对此表述却非常谨慎,甚至绝大多数根本没有提及。对此我们十分困惑,怀疑是司马迁进行了演绎的成分颇大。
7)吕不韦如果向异人献出赵姬,实际上是害了他,因为这会威胁到异人的太子地位。
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吕不韦绝对不可能是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的生父就是异人!
赵姬抬头仰望:那是大雁,天气寒冷了,它们要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去。
赵政:那它们为什么要在天空中排成人字队形呢?
赵姬:大雁们回家的路很遥远,途中还会有老鹰攻击它们。大雁排成整齐的雁阵,在它们的天敌看上去,就像看到一个庞然大物,就不敢轻易发动攻击了---
赵政:飞在最前面的,是雁群中的国王吗?
赵姬:也许是吧。
赵国邯郸正在经历残酷战火,无暇再去与已经逃逸的异人计较。
大战之后,赵国内卫抄了帮助异人逃走的吕不韦的家,全家尽皆流放为奴,并把赵姬母子给找了出来。
本来有人提议干脆杀掉她们母子,但是李牧等人向赵王提议:赵姬母子名义上只是一个小商人吕不韦的妻妾和儿子,杀了母子二人,对于未登王位的异人来说,反倒成了掩盖、洗刷其污名的一种解脱。不如暂且留下来,作为将来与秦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老子跑了,就拿儿子充抵继续作人质。
赵王同意如此处理,赵姬母子从此就在赵国的严密监视下,艰难度日。除了每月少量的米面间或有粗布衣服,赵国内卫府派人定期给送来,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待遇了。
寒来暑往、春花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