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受困邯郸城
“卖面人啦”,一群孩童围着艺人的担子开心的嬉闹。
“娘,爹什么时候接我们回去?你总是说快啦,快啦,我都没有见过爹爹,该不会他不要我们了吧?”
赵姬往往无言以对。
赵姬对于赵政脱离童稚年龄、异乎寻常的沉默感到担心,她总是努力设法让孩子能找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快乐。
玉翠儿派人送来的肉食,只要士兵能交给她的,她一口也舍不得吃,只有看着赵政贪婪地吃完了,才放宽心。这日,玉翠儿又派人送来了一只烧鸡,到了赵姬手里时,只剩下一条鸡腿。
“娘,你吃一口嘛。”,赵政拿着鸡腿说。
赵政:妈妈,我也想当这样的国王,有一天,带着妈妈回家去。
赵姬喃喃地说:政儿会的,我们会回家的。
母子两个无依无靠,相依为命。警备森严,她们无法走出宅院半步。
怡红院的玉翠儿见着她们可怜,不时派人送来一些饮食、物品接济,大部分被士兵以检查的名义扣下,只有少量能到达赵姬手中,这也算是雪中送炭的大恩大德。吕不韦也差人来秘密见过了玉翠儿,厚赠之余,让她倾力打探赵姬母子的消息。
赵政,就在这样的囚笼环境里度过童年,一天天长大成人。
“好吃嘛?慢点呦。娘不喜欢吃肉,你都吃了吧。”
“娘,你总不吃,孩儿也不吃了。”
“好啦,娘吃—点。”
小赵政总算盯着母亲吃了一小口肉,小脸上绽放出开心地笑容。
一日,庭院门口来了一个头戴斗笠、走街捏面人的艺人。
就连读书认字,请不来师傅,也全是由母亲赵姬亲自教习,所用的笔墨、竹简、砚盘是李牧派人悄悄送来的。
李牧有时候还让人给赵姬送来一些新作的衣裳,但赵姬瘦弱了很多,并不十分合体。
少年的赵政,消瘦羸弱,形单影只、没有玩伴、除了母亲无人听他诉说,他变得沉默寡言,显现出完全不同于一般少年的沉郁。
他最喜欢的事情,居然是站在门口,出神地观看门外熙熙攘攘的行人。这时候,母亲总会走到他身旁,温柔地摸着他的肩头。
“政儿,跟娘回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