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君臣篝火论天下
侍卫们搬来一方案几,摆好杯盘器皿。把那烧好的奶茶,给众人斟满。
秦王:本王正与长史谈论三代之事,三位爱卿不妨畅言,点评其得失,茶话天下。
隈状、王绾、蒙武:长史博学,臣等恭听,还是请长史评说吧-----
秦王:哦------汝等但说无妨,长史最后点评何如?
------------
秦王:本王之私,让先生见笑了------然,何为可称明君?
李斯:王上可知------李斯何以阻止大王搏虎?
秦王:欲成大事,须隐蔽其锋芒也!----李斯,你可知本王何以释虎?
李斯:此为君王博爱且仁厚----
秦王:非也!此为以雌柔而示人也!------我知汝意,顺水推舟而已。
隈状只得清清嗓子,先说道:上古之时,中土之地前交趾,后幽都,左东海,右流沙。华夏、东夷、苗蛮(南蛮)三族分立,我华夏一族,得天道而贤能辈出,文德武功、封建国家。至尧舜禹三帝之时,东夷归服,苗蛮退避,始称大国。王权禅让,有德者居之-------
秦王挥挥手:但说无妨---------
隈状:昔者,大禹初定皋陶之子伯益为继,却私心暗结,阴立子启,遂弃禅让而取家天下焉。何也?圣人亦有其私也!
禅让之法,亦存积弊。其一,固一己之见,难以服众。其二,对于继任者,千般提携考验,共治其国,助其立威建信,私宠过矣。其三,若苦心挑选的继任者先殒,则无措矣。
秦王高兴地说:甚善!
李斯顿时惊呆了!
他一下子觉得站在面前的秦王嬴政,远非此前自己所认为的那样简单-----他胸怀大志,隐而不露。外表的莽撞、勇武之中,原来雪藏着缜密的心思。
李斯试探着问:混沌初开,女娲匠人,极古之虚言也!炎黄争斗、继服蚩尤,初秉天下之权,亦不知几千年矣。尧舜禹三帝,虽史有所载,亦多漫灭其事。夏商周三代,人主持国,距今不过千八百之事。今大秦方终东周之祚,勃兴周原焉。王上且如何看昔者三代之事?
此时,秦王见到隈状、王绾、蒙武等人在附近徘徊,就大声呼唤道:汝等过来,君臣一起说话。
那三个人急忙赶到近前,君臣施礼已毕,一同围坐在篝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