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子嘤?子婴!
6、灰色收入。先秦时代民风古朴,贪腐现象并不似今日这般严重,官员的灰色收入估计主要是少量迎来送往的礼品、礼金。卖官鬻爵的现象也肯定有,但恐怕实际数目不及今日不良官吏们的零头!(未完待续)
西汉时期百官大概的禄米是:
三公月谷50斛(注:1斛=1石),一年400石。
九卿,月谷180斛,一年160石
郡太守等,月谷10斛,一年1440石
大县县丞、县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
秦王沉吟半晌:这个------不必了-------我们还是自救吧。即日开始,百官禄米可否减三分之一,本王禁宫用度也削减5成,先确保赈济灾民?
众卿齐声拜伏:臣等自愿减俸及禄米一半,请吾王裁示!
秦王动容地说:好吧,众卿在国难之时,能与百姓患难同息,本王替大秦苍生先谢谢你们啦!
众臣:吾王厚民怀德,万寿永昌!
百官散朝,各司职守,立即投入到全国性的紧张救灾工作中去。
小县县丞、县尉等,月谷0斛,一年60石
斗食:月谷11斛,一说每日1斗升。所以,底层官吏有“斗食小吏”之称。
当然,有时候禄米也会被折算成货币或布帛、食盐等等给付。
4、薪俸。这个薪水执行的标准还十分不确定。先秦时代,金银还没有大量流通,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还是各个诸侯国铸造的铜钱。
5、君王赏赐,这个君王随心所欲,就不能具体估算了。风雨无阻、按时上朝,不知道给不给全勤奖?
秦国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在秦王的悉心指导和李斯等谋臣的鼎力谋划下,有条不紊地循序推进。
先秦时代,官员的薪俸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封地或食邑。这些一般是给王亲贵族或立有大功劳之人的奖赏。封地或食邑内的人口,也同时归属主家管辖。出产的粮食、丝麻等等,一般政府也不去征收赋税。
、赐田或职分田。明定百官登记,对应着赏赐给相应数量的土地。但职分?是?要是出租,如唐代职分田一般按每亩收六升的租率出佃,所谓“依品而授地,计田而出租”。
、禄米。秦代尽管没有详实的资料被发现,但汉承秦制,我们可以从西汉的禄米制度中,窥探秦代的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