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我为官兵,彼为贼寇,杀之理所当然。
郑宝,可杀!
今日不杀郑宝,明日也得杀郑宝。
这是阵营之间杀戮,无关私人仇恨。
发觉萧言心思震动,刘晔立即趁热打铁:“剿匪杀贼,是官兵的职责所在。你能剿多少匪,能杀多少贼,你就能有多大官。你若不想杀贼,那就索性熄了做官的念头。”
其实,不必刘晔趁热打铁,萧言已经心思剧变。
后世有一句话怎么说: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或许……萧十一郎不愿杀人?萧十一郎痴迷做官,一心构建清白家底,宁为五斗米折腰,却不肯坦白刺杀山贼吕甫的美名。萧十一郎,是想与过去的游侠身份,彻底划清界限呢!”刘晔突然记起此事。
一念至此,刘晔遂试探说道:“萧十一郎是不是觉得,郑宝无甚大恶大非,杀之有违游侠锄强扶弱本意?”
刘晔虽然猜错萧言的心思,却巧合的猜对问题症结所在。
刘晔斟酌片刻,幽幽说道:“萧十一郎,我不知你怎么想的,但是,朝廷平乱,不是理所当然的么?你萧十一郎是官,郑宝是匪,官兵剿杀匪寇,难道不是理所当然?你究竟有何顾虑?”
朝廷平乱,理所当然!
自古以来,战场上杀人越多,功勋越卓著。
譬如当世,杀人最多的,不是吕甫、郑宝之流,而是袁绍、曹操这类枭雄。杀人少的吕甫、郑宝,是山贼湖匪;杀人多的袁绍、曹操却是枭雄霸主。
再譬如后世,当街砍杀一人,可能被法庭重判死刑;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哪怕虐杀百名平民,也是战斗英雄。
这种观念,或者说这种理念,军人出身的萧言,最理解不过。
几乎一瞬间,萧言已经扭转心态,将郑宝从“无冤无仇”陌生人列表,转移至“敌对阵营”黑名单。
萧言猛地抬起头,愕然望向刘晔。
不错,我为官兵,彼为贼寇,双方不可共存。
萧言与郑宝,本就身处敌对阵营。
退一万步说,萧言日后投靠曹操、孙权、刘备三巨头,他也是官兵阵营,与郑宝势不两立。
无论孙策,还是曹操,巢湖郑宝将来皆是剿灭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