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 功业(下)
但是,很显然,在刘晔面前,萧言根本没有选择权。
这也是萧言附庸他人的代价。
就好比后世和谐年间,在公司替老板做工,老板想提拔你什么职位,就提拔你什么职位,主管就主管,经理就经理,由不得你去挑三拣四。想挑三拣四,那好,先辞职,然后重新应聘其他公司吧!
据说,刘晔母亲早亡,其父亲刘普又迷恋小妾,时常忽视对儿女的教育。刘晔,以及刘晔的哥哥刘涣,大抵是尚老夫妇一手带大,而尚老的儿子,更是刘晔、刘涣的大龄玩伴。
尚老在刘晔家家中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萧言欲攀刘晔高枝,来往刘晔家拉关系时,他就曾拜访过尚老。
将萧言、尚老互相正式介绍给对方,刘晔又说道:“我南去巢湖期间,成德诸事就多麻烦你们俩。家内诸繁琐事,由尚老打理;家外诸劳碌事,包括留在家中的家兵,一切尽由萧十一郎主持。家兵对萧十一郎比较陌生,还请尚老将我的意思传达到位,谁若敢不服萧十一郎,该罚的罚,该杀的杀!”
尚老主内,萧言主外!
也不知道真听不懂还是假装听不懂,刘晔却轻笑着否决萧言的建议:“巢湖似险实安,萧十一郎你不必为我的安全挂心。相反,我家看似安全,其实却危险重重,即将面临四方压力。适逢多事之秋,若没有能够主事之人留守成德县,我实难安心。”
说罢,刘晔拍拍萧言肩膀,说道:“南去巢湖期间,我家安危就暂时托付给你。”
刘晔的语气虽轻,却毫无商量余地。
萧言不甘心被刘晔拒之门外,遂又说道:“南城门千数县兵,就在附近,能有什么危险?”
然而,不管萧言如何说辞,刘晔终是不允萧言同行。
这是一种权力分配,也是一种身份认可。
刘晔虽然不允萧言南去巢湖,却用另一种形式,表达他对萧言的信任、重视。
总之,萧言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萧言顿时哭笑不得,不知该怨忿刘晔不留给他积累功绩的机会,还是感谢刘晔对他的信任。
凭心而论,萧言当然倾向于实打实的收编巢湖贼功绩,而不是有类刘晔属从性质的外事总管。
形势比人强,刘晔手握主动权,他既坚决不肯,萧言再努力也没有用。
最后,萧言只得强压下心中不忿,长叹一口气,说道:“既是如此,还请刘公子南去巢湖路上,万事小心。”
刘晔又摸出一封书信,递给萧言:“烦劳萧十一郎将此信转交何县令。巢湖郑宝一事,前前后后,我都尽数录写于信纸,免得何县令再无端臆测,怀疑我与郑宝勾结。”
“还有……”刘晔又挥手招来一名老仆,向萧言介绍道:“这是尚老,萧言你也认识吧?”
尚老是刘晔家的一名老仆,今年五十四岁,世代效忠刘晔家。尚老的爷爷,是刘晔家家仆;尚老的父亲,是刘晔家家仆;尚老的儿子,是刘晔家家仆;尚老的孙子,还是刘晔家家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