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中)
“刘子扬{刘晔}真杀了郑宝?你们有谁能够确定?”成德县令犹自不信南城传来的消息,怀疑刘晔使诈。
从某一方面来说,成德县令倒是与萧言有共同话语:两人皆认识到刘晔高才无行,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诡谲性格。成德县令对刘晔百般防范,萧言亦不愿做刘晔布局棋子;成德县令与刘晔不合拍,萧言亦与刘晔亦渐行渐远渐无路。
当然,尽管对待刘晔的态度相似,萧言与成德县令也无共同话语。
成德县令之所以忌讳刘晔,是因为他忠心袁术;萧言与刘晔渐行渐远,是萧言在刘晔身上,看不到光明未来。萧言在刘晔身上看不到光明未来,在成德县令身上,他更看不到光明未来!
“但凡持刀剑阻拦者,皆杀无赦!”
“杀!”萧言一脚踹开县衙大门,率领数十名游侠,涌入县府。
适逢郑宝率众北来,成德县令为预防万一,遂将县城所有兵力集中于南城门,遥遥监控刘晔、郑宝。
因为此节,本来警戒松弛的县衙,变得更加虚弱,仅仅留守五六名衙役。
衙役善于捕盗捉凶,却不善于战斗,哪里是萧言这一帮杀人游侠的对手?
第043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中)
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萧言因刘晔就任西城门亭长,亦因刘晔遭遇成德县令冷眼。
汉世制度,门吏一职,无品无阶,甚至不在县级政府正式编制之列。但是,由于门吏掌衙门之便,有通报之权,可谓位卑而权重,是衙门小吏中的肥缺。
当然,门吏是否权重,能否敛财,全在于他能不能在县令、县丞、县尉等长吏面前说上话。若能,则红包偏财,滚滚而来;若不能,则有类后世保安,为人轻视。
因故,门吏若想吃香,必须变身附庸,紧随长吏意志行事。
仅仅一个照面,五六名衙役,便死的死,降的降!
萧言熟悉县衙地理,晓得何县令、刘县尉、陈县尉、董游徼、许游徼议事内堂所在。因是,击溃眼神迷茫,尚不知发生何事的衙役之后,萧言毫不恋战,笔直冲向目的地。
======
县衙后堂。
成德县令、县丞、两位县尉、两位游徼,以及数名佐吏,就巢湖贼兵一事展开讨论。
萧言既然遭遇成德县令冷眼,那就别想门吏笑脸相迎!
就任西城门亭长以来,萧言每逢前往县衙交割事务,哪怕送他红包,也要被门吏故意扯拌,屡屡耽搁时间,令萧言郁闷。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门吏平素借手中权力,肆意刁难萧言的行为,反成为萧言挟持成德县令的绝佳藉口。
可怜门吏,弄权成祸,就这般成为萧言宦海搏浪的踏脚石。
萧言一剑刺死门吏,沉声喝道:“主队,随我向前冲,活捉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