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 留步惜芳菲(上)
直至此时,萧言才明白陈洛儿立身客船时,为甚一再询问萧言是否与孙策和盟。原来是陈姓女子聪明反被聪明误,错以为萧言已经投靠孙策。
淮南之争,争在孙策、袁术。
远水不救近火,合盟曹操,不若合盟孙策。
不得不说,陈洛儿虽然并不精通政事,却也另有一双慧眼,能够看穿重重迷雾。
如果萧言不知历史轨迹,如果萧言未曾感慨“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萧言必然也会考虑归顺孙策,瞻望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东吴四杰的不世风采。
乍闻陈洛儿不怀疑袁术,反而疑心曹操,萧言不禁哑然失笑:“我巢湖立的可是汉旗,拜的是许都汉庭,你在我面前讽喻曹司空(曹操),就不怕我治你不敬之罪?”
陈洛儿摇头轻笑:“妾身虽是一妇人,却也知孙策在南,曹操在北,彼此只有旧怨,无有恩情。两人纵然因为时势,暂时共奉一旗,又岂能同心同德,连势一体?”
“韩非子有言:远水不救近火。长安失火,而求取东海海水,海水虽多,却终不能熄灭眼前近火。”
“今日之势亦然,曹操远在淮北,孙策近在江侧。巢湖若危,曹操纵有强兵百万,依旧不能援手萧校尉;孙策虽仅有弓弩三千,却可驰援巢湖,救危救急。两者谁是谁非,妾身虽一妇人,尚且知之,萧校尉岂能不知其中利害关系?”
“萧校尉少年有奇志,未曾加冠[1],便掌权巢湖,立威一方。如此人杰,岂会舍江南孙策,而取黄淮曹操远火?”
可惜,萧言此时已经斩断尔虞我诈三国梦,决定协助曹操一统中国。
注[1]:汉世风俗,男子二十岁加冠。
“袁术下邳惨败,颜面失尽,遂令孙策有自立江南之心。”
“淮南之争,争在孙策、袁术两人尔。萧校尉今日截断巢湖交通,捕捉合肥县兵,自然是结少年之好,合盟孙策,共反袁术。萧校尉既从孙策,又岂在乎我讽喻曹操?”
“今孙策领会稽太守,急需安抚会稽诸县,若欲安抚会稽诸县,势必结好诸暨陈氏、乌伤骆氏。妾身与萧校尉,此时同为孙策枝属焉!”
“烦请萧校尉广施援手,抽取战船三五艘,送我母子三人,前往牛渚渡口,妾身定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