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赠画
余东道:“这幅画作是我想到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颜鲁公侄子抗战牺牲,鲁公祭侄之时悲痛万分,文稿的字句因此涂改了多次,但是不影响它成为一副绝世的艺术佳作。”
“啊……”刘少顷根本不知道余东说的《祭侄文稿》是何物,颜鲁公是何人,只好啊一声,然后点点头。
余东道:“你看这幅《铁吾将军图》,粗看,这只螃蟹好像画的太大,又有些别扭,但是只有这样处理才是真是最符合当时画作者的心情。”
刘少顷点点头,其实在刘少顷看来,这只螃蟹一点谈不上美,甚至有些丑。
余东道:“再看这字,你是不是觉得有些涂鸦的感觉,不错,这样才符合画作者当时的心情,他显然是有些……怎么说呢,愤慨!对,愤慨!这就是情感,完全的自然流露,偶然之得才是最好的,哈哈……”
116
余东从小生活在农村,受到浓厚乡土气息的熏陶,余东的父亲是一个画匠,给一些祠堂、大户人家雕梁画栋和画一些年画,余东受到父亲的英雄也是酷爱画画,尤其爱花鸟画。个人推崇八大山人、齐白石、黄宾鸿、张大千等人画作,个人鉴赏能力很强。
齐白石可以说是近代最了不起的国画大师了,没有之一,其画、印双绝,近代以来无人出其右,书法也独树一格,随其治印之法,有一股浓厚的金石味。
白石老人一生画画无数,却是书画市场上的领头羊,拍卖价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其价格一直是市场上最高的,没有之一。
这幅《铁吾将军图》的珍贵程度无需赘述,余东一生不能说鉴宝无数,但也有是看过好东西不少了,但是此时在这幅画作面前也难免战战兢兢。
余东显然是有些兴奋过度了。
“细细看来,这蟹壳采用即用“竖三块”画壳,这是白石老人晚年惯用的画法,别人是学不来的……看,笔墨有力,墨色变化丰富,黑白灰过渡明显,层次分明,质感强烈。看这蟹腿,刚劲有力,棱角分明。我看这整只蟹,笔迹曲直断续历历在目,毫无刻意而为之,全是无意求工而自工之妙。真妙,真妙!”
刘少顷哈哈一笑,道:“妙,妙,我想不到这幅画作竟然藏着这许多道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画要是在我手中,只怕永远不会知音呐!”刘少顷说到此处不禁捶头顿足,“余教授,我已经决定了,将次卷轴赠与你,还望不要推辞。”
余东将卷轴铺开,一股馨雅、清淡的墨香扑鼻而来。
纯水墨的画作,整副图就这么一只硕大的螃蟹,横行的姿态跃然纸上,这样的构图在一般人眼中不能说好看,反而是很别扭。也正是这种别扭和螃蟹的横行姿态,再加上大片的留白,表达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意味,加上旁边的落款,配合当时形势,可见白石老人的高洁、反动势力的可笑。
余东呆呆的看着这幅《铁吾将军图》大概半个钟头,整整半个钟头,余东从蟹眼看到蟹壳,在看到蟹腿、蟹钳、蟹毛,把落款端详了五六遍,一边叹气一边摇头,最后看那印章,良久之后终于舒出一口气。
“情感,是任何一个艺术家不能不考虑的因素,也是艺术家最难以把握的因素。偶然之得有时才是最美的,偶然之得。”余东怔怔的道,似乎是在梦呓。
“余教授……余教授……”刘少顷连叫了他两声,余东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