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借炭
“今天村里有户人家,借了水生他娘口来说,想从咱家买些炭,我就称了五斤给她,咱家炭挺多,不差这一点,没准就是一条人命,也算是积德了。”
村里有些人家冬日里舍不得烧炭,家里即便备着的也是不多,只有在最冷的时候烧个两天,更甚有的人家甚至都没有,靠着火炕生生熬过去。
这几天特别冷,光是火炕有些挨不住,于是东家去借点西家去凑点,谁家的也不多,能挪的都挪借过了,还是有的人家空了落,只能盯着郑家这边。
今天这位是丁乔明三代内的侄子,自己不好贸然上门,便找到与郑家最相熟的丁乔明家,这家人穷得叮当响,着实可怜,不过还实诚,到丁家来时还带着钱,吴氏怕郑家难为没领人上门,自个独自来的。
天刚冷下来,郑大虎就往家里拉了好几车的炭,怕堆在厨房不安全,专门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来置放,用到四五月去也够。
二妞鼻腔里“哼”出个声响来,扭过头又可怜兮兮的去看大郎。
大郎憋着笑,力求字正腔圆的道“既然小妹都觉得不好了,哥哥们自当要尽心的教你,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先由我指导你练字,明天再由二郎与你手谈,以后每天过来书房一个时辰。”
饭可以多吃,话不能乱说,她知道错了还不成吗?
“妹妹愚钝,琴棋书画这些雅事,没个十年八年,怕是连门都入不了”,她只想做米虫,把自己折腾成才女才是脑子被门撵了呢。
撂下手里被硬塞来的笔,二妞边说边往外边蹭,“咱家还指着哥哥们将来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哪好意思打扰哥哥们做学问,爹爹知道该打我板子了,呵呵!大哥,你们好好看书啊,别辜负了咱爹咱娘的期望,我先回去”,说完抓过刚挑出来的那本书,撒腿就跑,亏得熟门熟道又有雪光映衬,要不然准要与土地公土地婆联络感情去了。
郑大虎揶揄的看着姜氏,“原来在夫人眼里,你家相公吝啬得连一箩炭也舍不得。”
姜氏啐他一口,“谁说你这个,自己给自己按上的,怨不得我。”
郑大虎有心要再调侃媳妇,二妞没给他机会。
还没转过拐角,后面就传来一阵哄笑,二妞停下来气鼓鼓瞪眼回望,这般戏弄她,不管谁的主意,这账一块给三人记上。
过了年初二,接下来该是直系亲属相互拜访,郑家无人来也无地去,这几天都在下雪,白日里还飘着雪花,姜氏拦着没让出门狩猎,留足给大郎他们看书的时间,二妞可着劲的使唤了三人给她找乐子,就差没上房揭瓦,最后姜氏看不下去,拘了她在身边分分线配配色。
以前应下她每天做一个时辰的针线,小丫头记得真真的,严格执行,除非哪天自己来了兴致,能多绣上两针,姜氏见她针上的手艺确实一直在进步,也不强求,只是她双面绣的本事在小女儿这边是传不过去了,宠起二妞来,姜氏多数时候自己就失了原则。
到了年初六,雪下得越发的大,早上起来门都是被堵死的,等到晌午过后雪小一些,郑大虎带着大郎二郎三郎到果园里,又使了刘常贵父子,好不容易拖回车茅草,准备在马厩外再围上圈茅草,怕晚上把两牲口给冻着了。”
拾掇完马厩,郑大虎回到屋里盘腿坐到炕头上,喝下一口酒去去寒气,“这雪下得邪性,老天又要收人命了”,年节上说这话有些晦气,更多的是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