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两个女博士(2)
“案发地的视频全是模糊的,画面还有些抖动,可能没什么作用。”赵大队长说。
“没关系,”小张笑着说,“我们需要先将第一手资料按照步骤收集并分析。”
“当然能,”小张给小林打气,“在中大,很多外地同学都很快学会粤语了,你只要下些功夫,就能学会。”
听了小张的话,小林犹豫着点点头。
小面上桌了,正常辣的给了小林,微辣的给了小张。
两人吃完了小面,离开商业区,顺着江燕路向南,来到江燕花园公交站。小张已经看好了,在这里乘坐50路公交车坐到宝岗大道北,就到了海珠公安分局了。
小张和小林合租了江燕花园的一个小面积住房。只所以选择在这里租房,一来是因为这里的房租比中山大学那边便宜一些,二来离中山大学不远,交通还方便,离公交车站和地铁站都很近。坐公交B9路或者地铁江泰路站,可以很快到中山大学。至于家在广州白云区的小张之所以选择租房,除了希望住在中山大学附近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觉得自己长大了,需要独立了。
万科里商业区坐落在海珠区江燕路上,在B1层有一个重庆小面馆。自从中央电视台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许多中国传统小吃吸引了许多国民的目光,重庆小面就是其中之一。小张小李就住在附近,她们来到小面馆,在干净的桌子旁坐下。桌子上贴着一张二维码,小张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对着二维码扫了一下,手机中显示了该桌的点餐的电子菜单。菜单上显示着各种小面和菜品的图片及价格,小张选择了两人喜欢的小面,一份正常辣豌豆杂酱面,是小林的,她是兰州人,喜欢辣的,一份微辣豌豆杂酱面,是小张的。作为广州人,小张吃辣的能力差一些,她又点了一份炝拌油麦菜,点击确定,手机屏幕上马上生成了点餐单,应收金额54元,按照每0元减元的优惠,实收51元。小张点击付款后,很快使用微信钱包付了款,然后冲小林笑着说点好了。
两人吃饭像大多的广州年轻人一样,实行AA制付款,小林看了一下价格,使用手机微信给小张操作转款5.5元,小张点击接收,完成了AA制付款流程。
一切都很方便。
“小张,海珠警方讲的时间纠缠的事也太不可思议了,我刚刚来到学校报到,就进了这样的课题组,挺不习惯的。”小林是经过了招聘过程后,到中山大学工作的。没想到,刚刚报到不到半个月,就进入了这样的课题组。
“时间纠缠这个词很吸引我,如果研究一下,或许有很多收获呢。”小张笑着说。
在公交站,小林打开公交APP,看到最近的50路还有4分钟到达,还算是快。没觉得很久,50路公交车已经到站了。
当两位女博士背着双肩背包来到海珠公安分局专案组办公室报到时,因为天气炎热,两人出了不少汗。老李协调了一个小会议室作为她们的办公地点,确定电源插头、网线后,才想起来打开空调。老李带着歉意笑着说着条件不好的话,两位女博士笑着说已经很好了。
为了能够让两位女博士与专案组沟通方便,老李安排阿丽专门陪同两位女博士在海珠公安分局的工作,她们都是女孩,年龄相近,有着更多的话题和兴趣。
赵大队长来到小林和小张办公的小会议室,寒暄了几句,随后询问了两人的工作计划,小林在电脑中找到了分局内局域网的网络打印机,打印了一张计划表,阿丽出去在打印机处取了打印好的计划表,交给小林。
“大队长,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小张说,“今天计划观看出现时间纠缠那天的监控视频,不仅要查看案发地的,还有案发地附近的。”
“小张,我来到广州后觉得有些焦虑。”小林说。
“怎么了?”小张问道。
“学校里说粤语的不少,我听不懂粤语,可能有些麻烦。比如说,一是呀,二是意,好像差别很大呀。”小林皱着眉头说。是的,在粤语发音中,“一”的发音是“呀”,“二”的发音是“意”,与普通话的发音差别很大,而且,这种差别没有规律可循。
小张看着郁闷的小林,觉得有些好笑,她想了想说:“这样吧,以后我们说话时,不说普通话了,改说粤语,我教你说粤语。”
“我能学会吗?”小林明显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