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爬山,遇见你
他相继活动了脚踝、小腿、腰部、肩关节、腕关节、颈部,这些部位在登山的过程中都是要好好保护的地方。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了所有准备,才有可能迎来有一个好结果。
清晨的雾气即将散尽,气温正在一点点回升,美好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这条路一直通到山脚,剩下最后五十米的距离时,奚筠邗心里却莫名紧张、忐忑、躁动起来,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在里面慢慢发酵。
终于来到了山脚下。
奚筠邗停下来,竭尽全力抬起头,把脖子上皮肤拉开到没有一丝褶皱,极目望去。他本想通过视觉直接预测这座山的高度,可是山峰的一半已经埋进了层层缭绕、时聚时散的烟雾之中,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奚筠邗这次将利用他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丰富的地理知识解开这个难题。可奚筠邗有的是办法,他找来一根木棒竖在地上,然后测量了视线从木棒顶端到山腰处的角度和木棒底端到山脚的距离,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成功地计算出山腰的高度是五百十八米,所以这座山的高度应该在一千米左右。这在四平八稳的平原地区已经算的上是很高的山了。
“哎呀,对了,我不是有地图吗?地图上一定标着这座山的高度啊!”奚筠邗突然想起来,手不自觉地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大腿。他包中拿出地图,迅速定位到这座山的位置,旁边一个黑色的三角包图案上赫然印着让他兴奋无比的数字:1158米!
奚筠邗下车,抬头望了望,上坡路长度看上去足足有一公里,近点的路还可以看见,稍前一点的路段已经完全隐没在蜿蜒曲折、崎岖不平之中。更让人捏一把汗的是这条路的角度应该不会在二十度之下,有的路段甚至达到了三十度!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按长度一千米,角度二十度来计算,那么从起点到终点,奚筠邗将要在海拔高度上提升三百四十二米,相当于爬上一座有一百一十四层的高楼!这样的高度,单纯依靠脚力一停不停地蹬自行车上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可困难归困难,目标绝不可以改变,奚筠邗还是咬咬牙,重新蹬上自行车,执拗地开始爬坡了。
“咔咔咔”,几秒钟之内他就把自行车的变速系统调到了最小的减速比上,这样虽然会牺牲一些速度,可是却是最节约体力的方式。
开始的一百米奚筠邗骑得还比较顺利,似乎“万事开头难”的魔咒没有为难他。可接下来,持续的体力消耗让奚筠邗开始渐渐觉得有些吃力,他觉得每踏一步便会消耗成倍的体力。虽然还是三月天,气温依旧没有从冬天的阴影下复苏过来,可奚筠邗的额头和后背却开始渗出密集的小汗珠,脸颊上的肌肉开始吃紧,两条浓眉渐渐拧在了一起,嘴巴里也在大口大口喘气。好不容易到一半时,奚筠邗忍不住往后瞟了一眼,这一看着实让他吓了一大跳,背后的路早已消失不见了,现在他好像是悬在半空中一样!由于高度的急剧变化,脚下的路像是被背后的一张血盆大口不断地吞咽着。奚筠邗回过神来,努力让自己只专注于骑车这件事上。
剩下的一半就再加把劲儿吧!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用知识的地方,而是缺少会用知识的人呐!
再次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奚筠邗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恨不得立马登上山,然后站在壁立千仞、奇险无比的悬崖旁边,临崖独立,欣赏,不,是融入那种冷峻、绝美的环境中去!
他左右观察了一番,找到了通往山顶的石阶路。这种石阶路和家里的楼梯相似,只不过每一级的高度通常只有楼梯的三分之儿,但是论数量的话,几十座高楼大厦里的楼梯加起来也一定比不上一座高山的石阶数。奚筠邗安静下来,视线仔细而又快速地绕着山脚搜寻了一遍,没用多久便找到了一个停车的空地,便慢慢把车推了过去。
他快速又小心翼翼地锁上车,感觉身上的汗有大半已经干了,经过刚才的爬坡,他全身其实已经完全活动开了,可他还是习惯性地停下来做起了热身运动,这个习惯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十几年从未改变。
习惯养成了就不要轻易去改变它,因为那可能已经是信仰。
六百米、七百米、八百米.,九百米......快了!
奚筠邗从开始到现在一刻也没停下来,此刻的他似乎已经达到了体能的极限:额头的汗水犹如两条大江,顺着左右脸颊倾泻而下,在下巴处实现了汇合,一部分直接滴到了地面上,其他的顺着脖颈流进了胸膛,打湿了衣服。大口呼吸声已经和脚踏发出的声音相当,沸腾的鲜血使得奚筠邗的脸涨得无比通红,头被袭来的疲倦压得快撑不起来了。他像极了一头低着头,拉着麻绳、喘着粗气儿,犁着地的耕牛。“还有最后一百米,加油啊!”奚筠邗看着车架上的码表,狠狠地对自己说了句。
突然,奚筠邗感到自己前方亮堂了起来,一束刺眼的光芒像一支箭一样直射过来,眼睛一时睁不开,只好刹住车停了下来。当眼睛最终适应了光强的时候,他发觉眼前已是一片坦途,长到望不到边的上坡路消失得一干二净,他已经成功征服了它!
奚筠邗长松了口气,回头望了望,正赶上一股微风迎面吹来,脸上豆大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擦了擦,品尝起胜利的滋味来!
很多事情,只有亲身去做了、经历了,才会体会到那其中的困难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