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鱼龙吟
她再次抬眸看向黑衣男子,樱唇勾,剪水的双瞳精光闪烁,恍然那契合之处,便是二人同样深藏不露。
黑衣男子所表演的幻术名曰“瑞雪兆丰”,是鱼龙曼衍必有的桥段。
穆鸾对各种幻术不解甚多,但也知晓其多靠道具与表演者的配合。儿时,她曾与太子等人在大戏楼内玩耍,记得戏楼的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天井和地井通连,顶部有绞车牵引,可表现戏剧中升仙、下凡、入地等神出鬼没的情节。戏台底部有两口深井、四个水池、一个冰窖,在演绎冰火神力类的戏法时,可让台上出现滔滔白浪、熊熊烈焰、漫天雪花。
曾为皇家御用幻人的幻海黎公虽对“瑞雪兆丰”手到擒来,表演方式却与黑衣男子有所差别。
众人齐齐仰头看去。黑衣男子正立在屋脊之巅,双臂自身侧缓缓抬起,身体上升,双脚踏空,衣带翻飞,青丝荡荡。
穆鸾不由地起身,向座前移了半步,这才依稀看清男子棱角刚毅的五官,麦色的肌肤,辨清他已经而立的年岁。她将细细他打量几回,视线停在他半隐半现的脸上,忽而有种飞身屋脊,摘下他脸上的银色面具,彻底看清他模样的冲动。
思绪转瞬,她蓦地想起了另一个男子。那个长年幽禁在一角阁楼内的东耀五皇子司徒珺。
眼前的气势冷峻逼人,不见的是春风怡人。
感觉截然相反,却又似有相同。
片时,大戏楼第一层的福台中央突然腾起白雾,徐徐不断,漫过墨绿的台柱、雕花的红栏,通过二层禄台与三层寿台的天井弥漫四阔,将偌大的戏楼坠入云雾之中。
清风盈动,俱静中忽起鸟儿脆鸣。众人仰头望去,只见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悬挂的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与刻着“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的正面挂联,在袅袅云雾中若隐若现,似真似幻,俨然一座阆苑仙葩。
众人循着冉冉云雾上眺,见飞檐之上出现一道美艳七彩霞光,周围数只鸟儿环绕翻飞。有精通花鸟的妃嫔花容忽绽。她们看的出鸟儿尽是世间的极品,却看不出它们皆由道具变化。
众人注视戏楼上空之际,楼下云雾愈发浓厚,漫向颐乐殿、观戏廊。人眼望五尺便难辨物景。
俄顷,第三层寿台上云雾渐渐稀薄清晰,数位彩衣女子自寿台惊现。恰时,仙乐起,巧笑出。女子各个云髻峨峨,云雨罗衣,袅腰疑折,张袖浮出繁花朵朵,如瑶池仙子。
究竟哪里契合?穆鸾注视着黑衣男子,脑袋轻歪,若有所忆。
此刻,戏楼前的表演尚未结束。戏楼顶空霹雳砰訇之声接连。
穆鸾眨眨眼,对着那楼顶的天空定睛观察,恍惚间似觉晴色微暗。她目光回落,紧盯黑衣男子,只见他双臂缓缓环聚胸前,两手拇指与食指对接成空心菱形,合目薄唇微动少顷,双眸忽张,厉光迸射,双臂猛然向前推展,宽大的袖间瞬时雪花飞涌而出,簌簌不休。
楼下众人目瞪口呆,一动不动地望着片片飞雪由浅至浓,迷离了黑衣男子身影,模糊了头顶的晴空,顿生了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的错觉。
穆鸾已然忘了身旁的太后与皇帝,快步走向殿门,看着在漫空消融的雪花,伸手接过一片,垂眸盯着凝在掌心的水珠,眉目一敛,五指攥紧。
众人目光聚寿台,心神初有痴迷时,惊闻大戏楼与颐乐殿间的阔院发出一声巨响,急忙调转视线看去,但见高山平地而起,参差巍峨。瞠目细辨,又见株株玉树琼葩,几只豹、熊起舞,白虎鼓瑟,苍龙吹篪。
此刻,寿台上的数名女子纷纷纵身跃下,或立于山巅;或踏枝悬空;或驭兽玩闹;或翩翩起舞。
观者已难辨情景虚实,只觉得坠入仙境,心旷神怡。三两妃嫔更是面露憧憬,跃跃欲进场共舞。
穆鸾虽赏心悦目,但留了分清醒神思,目光在前方的山林人兽间辗转几回,秀眉微蹙。她在寻那曾立在屋檐上的黑衣男子;在等他的现身。她在外庭的惊语与他将五彩大鸟幻灭的时间巧合令她咋舌。他不见双目,犹觉寒光的视线,她并非丝毫未觉。他比那幻海黎公更年轻,更神秘,更令她好奇。
他人几度陶醉,她正凝眸思虑,忽闻戏楼顶空炸出一记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