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
战场上,为父帅陷阵杀敌,无所畏惧。
等到攻城略地之后,让义子们前去镇守,他们也会更为卖力,且其兴兵谋反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明史》记载:“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
更别提义侄了。
再加上义兄义弟。
以及真正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关系最远最远的也是淮西老乡,这才组成了朱元璋打天下最初,也是最为坚实的班底。
朱元璋出身布衣,却在元末那大争之世,荡平各方势力,将天下归于一统,除了他自身超乎常人的能力外。
“凡是有这些东西的人,一定有不义之财!”
刘伯温一大把年纪了,给朱元璋突然来这么一下,多少有些吓了一跳。
他开口道:“陛下圣见!”
这一下拍桌,朱元璋终于把方才的怒气全都宣泄出去了,缓过神来的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看着刘伯温开口问道:“你刚才提到说什么义孙?可咱没收过什么义孙啊。”
“陛下的义子再认义子,那不就是义孙吗?”刘伯温接着开口解释道。“据臣所知,陛下的那些义子当中,他们再认义子,少的几十,多的数百。”
这种采用亲情维系的关系网,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比在一个企业工作,你与老板素昧平生,那么彼此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如若公司的老总,认你为义子,那么你在工作时也会更为卖力,同时也会更希望公司能一路长虹。
对于兴兵起义的朱元璋而言,他需要自己的嫡系部队,需要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之人。
而收养义子,将双方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再用亲情浇灌,彼此的关系就会变得愈发密切。
对于这些义子而言,朱元璋夫妇对自己形同再造,为报答恩情,有何理由不拼命而为。
“混账!”
“陛下息怒。臣斗胆以为,陛下是靠义子、义侄、义兄、义弟夺取的天下,将帅们自然会效仿。”
这点刘伯温并没有说错。
《明史》记载:“太祖初起,多蓄义子。”
当年朱元璋收养了二十余位义子,其中最出名的就有沐英、马儿、文辉、朱文刚,朱文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