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提上日程
私心里,温文澜是希望温世清留下来的,毕竟他是自己血浓于水的亲哥哥,更何况他许久不在京城,母后也十分想念他。
带兵驻守不容易,算算年龄,皇兄该回来娶亲了。
温文澜不由得想起了周墨淮,皇兄是回来了,但周墨淮要出去了,怎么温家的人一个都待不住,想往外跑呢?
兵部尚书进来的同时,又带了一份文书。
魏坤祤、张栌、独孤用三位将军也即将抵京,前后不过五天的功夫。
“不是说要二月份才会回来的吗,怎么这么快?”温文澜合上文书往手边一放,“四大营比武的的事宜,兵部都准备好了吗?”
南朝以武开国、以文治国,科举没三年一次,同样,武举也没三年一次,且与科举同步,一般来说,武举在科举之前。
更何况今年四大营同时回京述职,在武举中表现突出、被四大将军看中的,可以直接进入四大营,最低的也能当个旗牌官,若能力够强,当个副将、先锋也不是问题。
魏坤祤就是从武举起步,一开始就成了副将,到现在成为独带一营的将军,也不过十年光景。
“回陛下,一切准备妥当,玉台场那边已封锁多时,就待大军进驻。”兵部尚书恭恭敬敬地行礼回禀,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在温文澜面前说话总是温温柔柔的,“温大将军回来之后,陛下打算让大将军接手兵部的事物吗?”
当年温世清本来应该留在京城接任兵部尚书一职,但他最后选择了带兵外出,现在温世清回来了,兵部尚书一职该有所考虑了。
现在的兵部尚书是个粗人,不习惯留在京城当官的日子,他早早就盼望着温世清回来把兵部尚书这个位置顶了,放他出去逍遥自在。
温文澜沉吟片刻,没有给出准确的答复,“看皇兄的意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