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请陛下宽恕。”
“无碍。他是个普通人,如今,享福惯了,连胆子也小了许多。殊不知,功名利禄本就飘渺如浮云,到头来,谁都是难逃一死。”孟玄胤似乎感受到展越浩背脊的僵硬,他轻笑道,“放弃,有时是为了让对方活得更好,卿要学会舍取。”
“诺。”展越浩倒退着离开宣室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常事大多有旧例可循,所以,大多可准奏;然,人事任免一项,却是臣不敢裁断的。”展越浩看着面前高低不等的三堆奏章,“另,边境上夜辽蠢蠢欲动,左相批战,皇太后批守,臣……”
孟玄胤微微一笑,倚着凭几道,“与夜辽之战,不是一时一日之事,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回禀陛下,臣以为,以我玉螭此时之国力,虽可与夜辽一战,但,胜算只在五五之数。”展越浩坦言道,他虽借此机会升为中书侍郎,但武将出身的他心中对于沙场征战总有着无尽的向往,所以,亦想借此机会对陛下心中的国策,一探究竟。
“五五之数……倒也中肯。”孟玄胤刚想执起玉盏浅啜,谁知某个不长记性的小宫女,将滚烫的茶水放在他手边。微微蹙起眉,他挥挥手示意内侍将那名小宫女拖出去,继续道,“朕不愿以皇室宗亲之女换一日之安稳,但是,朕更不愿生灵涂炭。享受权力,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承担义务,这是幸,亦是不幸。”
展越浩叹息道,“以一女子之牺牲,换万千子民之苟活,臣徒为七尺男儿实是汗颜。”
“哀家,绝不让皇儿失望。”
孟玄胤缓缓阖上眼眸,嘴角弯出一抹轻笑,“儿臣的要求——很高,母后最好做好吃尽天下万般苦的准备。当然,若是真能让朕满意……”
他转过头,遥望着皇陵的方向。片刻之后,直视着她,淡淡道,“儿臣会奉母后梓宫,与父皇合葬。想来,也能圆了父皇顶妻背母的遗愿。”
皇太后贺兰琴心看着那双月光下闪烁着隐隐光华的眼眸,不带任何感情与善意的冰冷眼眸,仿如高傲的孤鹰轻视着大地万物。她轻轻笑了,“皇儿,你总是能一眼看穿人心最软的那个角落,可是,哀家相信,这世间,必有一人,会让你对她莫可奈何。”
“母后还是花些心思多想想,如何才能应付那些大臣们一而再再而三让朕选秀的上疏吧。”孟玄胤以一种俯瞰的眼神打量着母亲平静的脸容,语气中带着些许嘲讽,“堂兄贺兰炙也算是可造之材,儿臣会好好调教他。同样,贺兰显膝下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若是禁不住琢磨淬炼,早早舍弃,或许,可保他们一命。”
“审时度势,徐而图之,静待时机。”孟玄胤的唇边浮出一抹诡谲的笑,摇曳的烛光在他的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展越浩,朕不希望你只是宦皇帝者。”
“臣资质驽钝,恐有负陛下。”展越浩匍匐在地,坦言道。
“世人常叹,空有报国志,却无报国门。”孟玄胤嘴角溢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阴鸷低沉嗓音很认真地说道,“当你踏进宣室殿的时候,不是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么?”
苦笑,展越浩想,这样的反问句,他该如何应答,明明双方都是心照不宣。好吧,也许,下一遭,他不自谦,会比较好。
“宫门快落锁了,想来,你的家人还在心焦,朕就不留了。”孟玄胤挥挥手,如此说道。
“唉,你若能让后宫给哀家多生几个孙儿、孙女,哀家只怕做梦都能笑醒。皇儿,切记,保洪图社稷,巩国祚延绵,也是作为皇帝应尽的义务。”说完,皇太后贺兰琴心扶着鸿台上凸出的石砖,缓缓离去。
孟玄胤一人,独自立于鸿台之上。
幼时,只觉得它够高够神秘,总想上去一探究竟;成年后,尤其是登基之后,再次登上鸿台,他才明白,俯瞰众生,是怎样一种感觉。
被命运掌握的人,只能卑微的活着或是死去,而掌握命运的人,才可以笑看风云变幻莫测。
“如何?”被候在鸿台下的内侍用软舆抬回宣室殿的孟玄胤,淡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