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助的妙计
在金陵城的中军大帐中,朱武对王伦道:“王头领,你真准备派遣兄弟同那契丹人一同北上去收拾辽国的旧部吗?”
王伦道:“当然,这是一举两得的一步闲棋,如今江南还未平定,如果金人来得太快,恐怕不好应付啊。”
朱武听了王伦的话,沉默了良久,一字一字的道:“王头领,非吾族类其心必异啊,头领饱读史书,难道不知道五胡乱华的教训吗?”
王伦明白朱武的意思,道:“朱先生,你放心,就算他有异心,可是太行山北有金人,南有我大宋王朝,他有异心又如何?他亡国败军,还想在两大政权之间讨得乖吗?”
朱武又思索了片刻,问道:“王头领,听闻这契丹人有个契丹公主,愿意觐献给头领,头领是否已纳?”
派去的人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绝对的忠于王伦、忠于梁山事业。王伦可不想派去的人在太行山做大以后,不服他的号令。那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第二,必须不仅要英勇善战,更要有全局思维,要有大局战略;第三。和耶律大石同往太行山,那就难免会有和耶律大石之间的尔虞我诈,既要团结耶律大石,有要提防耶律大石,还要利用耶律大石,如果没这个本事,那可不成。
谁呢?谁才适合呢?
王伦起初想到了岳飞,可是很快便否定了这个人选。若论能征惯战。勇猛无敌,那自然是岳飞第一,经过和梁山好汉长期的生活战斗在一起,他在思想上也是绝对忠于王伦和忠于梁山事业的。更重要的是,岳飞是个孝子,如果他去太行山,王伦绝对不会让他带着老娘去行军作战啊,可是若论起阴谋诡计。那就不是岳飞所擅长的,不然,历史上的他也不会最后被秦桧一个“莫须有”便收拾了,只有这样的政治智慧。他会是耶律大石的对手吗?
卢俊义?不行,这三个条件。卢俊义更没一条符合。
那派谁去才好呢?
“这......这事我还没有和夫人商议......”
“哎呀!”朱武急道:“王头领,这事还要什么好商量的,您只要纳了这个公主,就等于握着一个人质在手,再者,你如今已然不是过去占山为王的一寨之主了,如今头领官拜节度使,可以说是裂土封王了,夫人只为头领产下一女便再未见出,如若无有男丁,头领百年以后,这偌大的事业谁来接手?就冲着这条头领便不用和夫人商议,应该立刻收纳这契丹公主为上啊。”
朱武虽然说的条条在理,可是他终究有着很强的一夫一妻的观念,就算他还想找个女人,他又如何说得出口呢?就算是别人说出了口,他也不好意思立马就答应啊。
朱武见王伦一副尴尬的表情,立马自告奋勇道:“王头领,如若你不好去和夫人说,那就让在下去和夫人说,保管要夫人心甘情愿的答应王头领纳这契丹公主服侍卧榻之间。”(未完待续。。)
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
王伦独自一人陷入了沉思。
浪子燕青!
王伦思前想后,只有燕青勉强符合那三个条件。第一。燕青虽然是卢俊义的人,但是燕青是个精明人,他心中知道,他的主人卢俊义在梁山之中地位虽高,但是却没有几个弟兄听从他的调动,说的简单些,卢俊义在梁山没有实力没有根基。就算今后他燕青真在太行山站稳了脚跟,做大了,卢俊义也没有能力从梁山内部调兵遣将和他内外勾结,这点,燕青是十分清楚,十分明白的,而最关键的是,这点,王伦也是清楚明白的。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王伦确定,燕青是忠于自己的,是忠于梁山事业的;第二,至于作战勇猛,全局思维,燕青当然不如岳飞,不如吴用等人,但是凭着他的精明,一点就透的本事,想要他弄明白这些,也并不难;第三,至于政治头脑,燕青或许是王伦最满意的人选了,他性格不张扬,处事低调,顺遂性情。在原著中,他在征讨方腊之后,梁山众人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原本是要回去加官晋爵,衣锦还乡的。可是燕青却在这个该摘果子的时候劝卢俊义急流勇退,可是卢俊义不听,最后只能落得个被水银药死的下场,从这点看,燕青在政治上是有清晰的头脑的,所以只有派他去,才能和耶律大石较量一二。
出于这些考虑,王伦决定让燕青率领三千军马,陪同耶律大石北上,去太行山安营扎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