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间质性膀胱炎(23)
季修文张了张嘴,跟受了气的小媳妇似的,一脸幽怨。
要说做到这种有如臂使的程度,除非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才行。
两人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用询问的方式一起学习,背诵各种医书,陆轩的表现虽然比他好上那么一些,但也好的有限,很多时候,也只能记住那么一两句话,要说一下子把好几本医书的内容全部都记下来,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别说他们这种刚毕业不久的学生了,就是一些老中医,也不见得就能记得。
甚至可以说,就不可能有人能记的那么清清楚楚。
哪怕是天才,也得讲科学啊!
听到这里,陆轩微微摇摇头:“这是西医的理解。”
显然,陆轩对季修文的应答并不满意。
季修文则是无奈,感觉好友此刻的表情让他觉得有些陌生,但想了想还是道:“间质性膀胱炎的话,应该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对自己自信一点。”
陆轩笑了笑,随后又收敛起脸上的笑容,认真地道:“间质性膀胱炎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称为“淋闷”,《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称“淋秘”,《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详细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可此刻陆轩的表现,真的已经不是用科学就能形容的了。
这家伙,根本不像是将那些内容背诵下来了,而是本身就是那些医书,不然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
而且张口就来?
就算把医书放他面前翻,也得翻好一会。
季修文心里大喊不科学,而陆轩则是没去在意季修文那诡异的眼神,问道:“间质性膀胱炎,舌质紫,脉涩,病机呢?”
而《中藏经》将淋证又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类型;《诸病源候论》中则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
到了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淋闭》则是首次提出“五淋”之名,《外台秘要》具体指出五淋分类: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一直沿用至今。”
季修文目瞪狗呆,露出了好像第一次才认识陆轩的模样。
这不科学啊!
这些东西他也背过,可要说能记得如此清楚,那绝对不可能,大多数时候还得去翻医书才行,甚至可以说,绝大多少的内容他也只是有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