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打张院长的主意
陆轩丢出了一句让几人都好奇不已的话。
两人都非火神一派,辨证治病的过程中,用到附子的可能性很小很小,甚至于这些年看过的患者里,都没出现过需要用到附子的。
可就现在而言,中医与中药想要做到不分家,除非自己开设医馆,不然公立医院或者医疗机构,药材基本上都是招投标,药物的好坏实在很难确定。
主要是他刚刚看到陆轩并未对附子进行炮制,也不知道陆轩用的附子是不是已经炮制过的,为了那位的安全,不得不多问一句。
拜师学艺的打算瞬间全无。
见忽悠不到张吉惟,黄北山顿时兴趣全无。
“我看过一点,当时联南中医会馆这边正好采购了,我拿回去看了几次。”张景才点点头道。
众人一听,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纷纷点头。
像李老先生,凡是用到附子时,必加两倍量之炙甘草。
此刻,见陆轩也承认了自己的天赋,张吉惟显然也有些心动。
陆轩则是摇了摇头,别说看过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
像我们,坐诊了几十年,怕是连中药房都没去过几次,药也没看过,质量如何更是无从谈起。”
中医很多理念,想要研究通透,不是一时半会就行的。
而在《伤寒杂病论》中附子亦多配伍生姜、甘草、人参或干姜、大黄等药物,如张仲景的四逆汤、干姜附子汤,干姜、附子配伍来用,不仅增强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而且可降低附子毒性。
可让他一个西医的院长,而且还是市一院的院长,跑去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学中医,心里多少有点膈应。
但在这个年纪自学,好像多少有点不太现实。
郑先觉发了一条信息过来,然后又道:“院长,我看这位的情况挺不错的,真不送省里?”
本来用附子是想扶阳,最后纯阴的胆巴水倒把病人的阳给伤掉了。
明明是药不行,医者何其无辜?
黄北山接着这个话题说道:“《思考中医》这本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
归根结底,现在跟古代社会现状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