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打张院长的主意
而且,欧美日韩等国越来越重视中医,这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见三人都看向自己,陆轩想了想道:“附子生品与炮制品适应证与疗效有很大差别,明·李时珍总结出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的规律,得到许多医家的推崇。
不过,听到这话的张吉惟倒是微微松了口气,随后拿出手机给郑先觉发了一条信息:“密切注意一下那位的身体情况,还有,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找人给今天过来会诊的人没人订一份饭菜,再送四份到中药房这边来,事情紧急归紧急,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救人。”
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对中医的理解得到传承,另一方面,著作的同时也会让医者本身的名气大涨。
这样一来,你还敢采购高质量的药材吗?
一直不曾说话的张景才,少见的开了口:“还是那句话,好的药材都被出口了,留下来的本就是次一级的药材,即便是选取其中质量较高的,那治疗的成本相对也就上去了,就算你按照进价给患者,也不会低,但那样医馆就不赚钱,反而会一直处于亏钱状态,短时间还没什么,可一旦时间长了,有几个人亏的起?
即便是这样,恐怕也会有患者说你开的药价格高,比医院贵多了,毕竟患者可不会去管你采购的药是不是质量更好的,他只知道,同样的药材,你价格更高。
不过,张吉惟显然没想到,看起来挺单纯,一脸无害的陆轩竟然也会跟黄北山一样,将主意打到了他身上。
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炮制的附子问题都很严重,最严重的还是胆巴水性大寒,是纯阴之物。附子属于纯阳之物,胆巴水又是纯阴之物,胆水太重,很难让大剂量的附子起到质变质变的作用,甚至很可能会因为胆巴水太重而往其他方面产生质变。”
最关键的是,他得做好被其他人口诛笔伐的心理准备。
放着市一院院长张吉惟不收,的确有些暴殄天物。
“自己开医馆恐怕也很难保证。”
黄北山继续说道:“中医和中药不能分家,因为中药的发现者其实是医生,中医治病和药材的关系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医生甚至从采药、进药、用药都要监督,因为中医的质量标准实在复杂,不能像西医那样完全交给药商。
张吉惟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射到了陆轩身上,可一想到之前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神色又有些尴尬。
这个问题,不止张吉惟好奇,就连黄北山和张景才二人也忍不住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一念及此,张吉惟面色无比的坚定:“我还是守着我那一亩三分地吧,不然哪天被你老黄给卖了,可能还在给你数钱呢。”
话糙理不糙,残酷是残酷了点,可这就是事实。
一想到自己可能被成千上万的西医唾弃,张吉惟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现代附子处方用药的炮制品主要有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等。
除非张吉惟愿意放弃现在的地位,可张吉惟会愿意放弃院长的身份跑去当一个学生?
别说是张吉惟了,就算是他黄北山,一样也做不到。
这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以前的中医和中药,的确是不分家的,药物的炮制都是医者亲自来,即便是忙,那也会由学生弟子代为检查炮制,自己则保证最后的质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