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打张院长的主意
这就不是西医能做到的了,中医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倒是张吉惟,虽然没想着拜师学艺,可对陆轩开的药方却是好奇心满满:“小陆医生,我见你要自己煎药,是不是这大剂量的附子在煎药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而中医的医和药则是一体的,中医的药物作用不但可以由医生去应用也可以由医生去发现,药物的应用也是因人而异的。
而且,黄北山提到的保委,进入者,十有八九都是中医,西医数量极少,从这点来说,足以说明中医在高层眼里有多重要。
虽然说他嘴上说着瞧不起中医的话,可传承了几千年还能依旧屹立不倒的中医,若是没有三板斧,也活不到现在。
他跟黄北山这些人,虽然闹腾的厉害,不过毕竟也是老熟人了,没一会就能收了火气。
生附子通过炮制,使毒性降低,安全性增强,便于内服,并且利于储存。
除非你家有一座金矿,不然开医馆也不现实。”
这时候,附子的毒性倒是没了,可大剂量附子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了,最后患者可能还会说医者的不是,觉得医者是庸医误人,甚至害人。
陆轩没看过,黄北山倒是不意外,现在著作那么多,看过者寥寥可数,倒是古代的医书,只要学中医的,即便是不记得其中的内容,但大多也翻看过几次。
“我记得《思考中医》里就有谈到附子炮制,不过里面将的主要倒是与附子炮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以炮制复制引出中医和中药的关系。”
“好了,不说这个了,还是先听听小陆对附子去毒炮制这块吧。”黄北山伸手打断了众人的思考。
而附子的炮制方法自汉代演变至今约有70余种,由汉代至唐代,附子的炮制均以火炮法为主,至宋代发展到用液体辅料制及药汁制,明代以后仍沿用古法但以蒸煮等湿法为主。
即便是有,也是在药典的安全用量范围内,跟火神派的疯狂完全没得比。
对附子的炮制,最精通的还得是火神派,火神派医家十分重视附子的炮制问题。”
学什么中医?
以后退休了一样学。
像火神派几位名医,凡是附子用量超过规定用量时,煎煮时间往往都会超过两个小时,而且还会与干姜、甘草等药物配伍使用减其毒性。”
“那岂不是说,这药最少也得煎煮两个小时?”张吉惟抬手指了指陆轩跟前的煎药罐。
这类书就多了,从近现代到现代,中医大拿层出不穷,不少大佬都有著作。
什么意思?
其实就是但凡药方中用到的附子超过30g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g,这就是两倍量炙甘草,这样做不仅有效监制,而且毒性去了还不会让附子的药性不减,取到最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