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梦之二】 芳华料峭(二)
“白兄说笑了,婉鸢和婉仪涉世未深,智识尚浅,又如何比得过这寻安城积极人才,就怕落了个笑话!”
“淳于兄过谦了,你教导出来的女儿,能逊色到哪里?就算不夺榜首,也能跻身前三甲,闻名寻安乃至整个天下。”
“我将一双女儿视作掌中明珠,从未觉得女儿不好,又何须向外人和那年大人证明一些无关紧要的虚名。”
听到这里,两个心性淡泊的人都眉头微蹙,说大人的坏话不要紧,可把话头扯到孩子身上,对不谙世事的孩子影响不好。
听到女子轻贱的说辞,婉仪眼睛瞪得大大地望着婉鸢,童言无忌,“姐姐,生女儿不好吗?”
婉鸢把身子坐得挺挺的,雄赳赳气昂昂,“谁说不好,书上不是说吗?巾帼不让须眉。”
“为什么他们说爹爹没人送终?”
淳于渊看婉仪童言无忌,便逗她,“若爹爹有朝一日与世长辞,你们会给爹爹送终吗?”
两姐妹十六岁那年,淳于渊带两人一齐到寻安街头,来到一处茶楼与友相会,这友人亦是隐居山林的文人墨客,与淳于渊志同道合,知音之间惺惺相惜。
两人对桌而饮,一双娇美的女儿跪坐一旁,淳于渊让她们唤那友人作白川伯伯,一人一声甜糯的叫唤,仿佛往白洛心里灌了蜜糖。
白川看两姐妹眉眼间无形蕴含慧质,而举手投足间尽显气韵,便出题考她们,作诗对对子再论心得,两姐妹应付自如,白川也自觉好不过瘾。
正聊得畅快,隔壁厢阁忽传来几声狂放的笑:“那些文官都懂什么!屁都不懂还整日说什么以死进谏啊,为国捐躯啊,他们知道怎样才算为国捐躯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那才是为国捐躯!”
这酒楼的二层是一间间厢阁,与别家不同,不是一间间厢房,而是厢阁之间用雕花的木屏风横栏,形成一个供饮茶的空间,也无门,只是用坠了珍珠的流苏帘子挂着,挡住厢阁里的光景,所以厢阁之间,就如一扇透风的墙,邻座说什么,若仔细听,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婉仪险些脱口而出,当然会!但是被婉鸢扯了扯裙裾,在她耳边低声商量了什么,复又坐直。
淳于渊满脸疑惑,挑眉等两个女儿的答案,未曾想,婉鸢和婉仪一齐摇摇头。
“怎么?你们不给爹爹送终?!”淳于渊有些不可置信,。
“爹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才不会有让我们送终的那一天!”婉鸢答。
白川看两姐妹伶俐可人,笑得摇头晃脑,“淳于兄,那年大人不是看不起你的才学和两个女娃吗?过些日子寻安城会举办一场才艺比试,身负才学之人都纷纷跃跃欲试,我想以令媛的聪慧和学识,可以一试,在世人面前证明,女子并非不如男。”
邻座另一人的声音接了话,“年兄说得是,幸好那淳于渊早就请辞,倘若他今日在朝堂之上,三人成虎,恐怕我们的上疏又被拦下来。”
“哼!那淳于渊算什么东西!不过识几个字,当了皇帝的老师,就以为自己多了不起了,屡次三番劝阻我给圣上的计划,算他识相,自己摘了乌纱帽,否则,哼,我让他知道得罪我的都没有好下场!”话音刚落,桌子被说话的人重重一拍。
听到这里,淳于渊和白川相视一笑,自得地抿了口茶,静静听下去。
“可人人赞淳于渊急流勇退,说他请辞是恃才放旷,他虽不再过问朝政,可他开办的书院却受圣上赏识,他的一双女儿听闻也聪明伶俐。”
“无知百姓,懂什么!急流勇退?呸!不过是山野莽夫,打哪来回哪去罢了!自古来,有谁把书院设在山里的?他养的是学生吗?养猴子差不多!淳于渊也够可怜,膝下无子,只生了一双轻贱的女儿,死了都没人送终,我看是世人可怜他,才安慰他,说他有一双聪明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