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杨书记来筹修路钱
有名目送着他们离开后把门关上,杨书记与梁秘书带来的信息对有名有诱惑性,确实,农村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就在家里刨两块地种着传统的粮食作物,也只能解决自己不饿肚子,没有其他的手艺工者能搞点副业,就是结婚成家后也是困难啊。象9组的李田科结婚后养了两个儿子,连每个学期一百元的学费都要拖欠,每年家庭还要有那么的人情费用要搭理,人情费用又不能赊账的。
看着梁秘书把钱收了。杨运龙对梁昌田说“搞好了?”实际上问的都是废话来的,钱接过去往包里一装,在笔记本上登记都是三个人在场看着的。
“哪个,张有名啊,今天晚上我同梁秘书来还有一件事情同你讲一下。”杨运龙看着梁秘书把本子收进包里面后接着说。
“嗯”。有名不知道杨书记要说些什么事,但是也只能听着,人都到家里了,是好事还是坏事也是人家要说的,而且是村干部。
“今年县农业局在我们镇上扶贫,镇上推荐了我们村,农业局给资金和种苗,在我们村推广500亩的奈李树种植,你看看自己家里有多少空土要栽的,报个数给我们,我们就不要再跑一趟了。现在各地对脐橙也在进行品种改良,你家也要去买一些梢嫁接,你弟弟不在家,把家里搞好,农村也是有好发展的,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你看前几年我们还要交农业税,现在都不要交了吧,到外面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特别是你们这些书读得少,又没有一门手艺的人。”杨书记见有名掏钱爽快就多说了几句。
“农村里还有大有作为的,要敢想,敢做,你看我们村里的田正新,结婚后没有任何依靠,想到了酿酒的这个事情,现在酒也销得很好,继顺在他妹夫那边学会酿酒也建了楼房,开了小店,他们的情况一点也不比在外面打工的挣得少,而且还可以兼顾着家里的农业生产。”梁昌田在旁边补充着。
有名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在滚动,眼前不断闪现的诱人的沟壑是那么的吸引人,这个郑艳玲真是一个害人精,那样穿着干什么,我还是一个没有结婚的男孩子,想到没有结婚,又想起了艳玲在房间里说的话来,等下要不要去看一下呢,晚上再过去的话,真的是没有一个理由,要偷偷的过去的,里三爷家里还养着一只大白狗呢,这白狗等下会不会叫。想着还是理不清头绪,有名索性把头缩进被窝里,蒙起头来,不去想了。
“张有名,睡着了吗?”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喊声。农村家里没有敲门的习惯,要去找人看见人家的门是关着就在外面喊两声,如果没人答应那肯定是不在家。
“谁啊。”有名拉亮了电灯把头伸出来应道。
“杨运龙,我同梁昌田一起过来的,找你有点事。”外面的声音回应着,这一次有名听出来了,是村里的杨书记与梁秘书。有名感到莫名其妙起来,这么晚了他两个人找我有什么事情。不管什么原因,人家找上门来了,知道自己在家里,还是要开门让人家进来的。
“张有名还没有睡着啊,我同梁秘书今天是一家这屋在跑,到了你们组上就晚了一些,”杨书记在进门后就对着有名解释着“现在村上又组织不了开会,人员太分散了,做个什么事情也只有我们辛苦一些了”。也确实是这样,张有名记得在小的时候,村里那时叫大队,还组织过全体村民代表(这个代表是每家每户的当家人)到大队部开会过,有名那时小,看见大人们开会就在旁边玩,见证过那时开会的大场面。
田正新有名也是熟悉的,他娶了本家的一个叔叔女儿,有名是看着的酿酒事业一步一步的扩大,结婚几年的时间就建了两层的楼房,同继顺不一样,继顺是在镇上做,而田正新是在自己家里面做,销酒的难度肯定要比继顺困难得多。梁秘书的话带着极大的诱惑性。顺着梁秘书的思维下去,有名在考虑自己是否也要干点什么,以前在电视里看见过大棚菜的种植,有名也想搞的,可是看到建大棚要花很多钱,电视上还在讲有什么农业专家指导,有名就只是同弟弟讲了一下,后来就没有去想这个事情了。
“信用社也会对农村的一些种植、养殖户提供贷款,我同梁秘书正在考虑哪些项目适合我们村,或者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主动找我们讲,我们这一届村支两委班子是决心要把村里发展起来的。”杨书记说话水平高一些,但是实实在在,村里换了几届班长,起得最大的作用是对村里口角纠纷的调解,根本就没有给村民们带来任何的改变。有名在心里合计了一下家里的空土,说:“我家栽100棵奈李树吧”
梁秘书把有名报的数据登记上去,见事情交待的差不多了,梁昌田就说“杨书记,我们走吧,今天晚上还要跑几家,白天又难碰到人。”
“好,哪个,张有名,我们先走了,感谢支持啊,有什么想法要同村里讲,我们会尽量的给予支持。”
“慢走啊,我如果有想法了就来找你们。”
“是这样的,经过我们村前面的乡道,经过的车子比较多,原来几个村供养的养路班现在不存在了,路已经烂到没办法行车,我们沿线的几个村到乡里争取资金,乡里很困难,但是情感上还是支持我们的,拨了两万元钱,剩余的资金要我们沿线的几个村子自己解决,我们几个村商量了一下,各村负责各村的路段,这不我同梁秘书就要找大家一起来捐款。”杨书记把今天的来意说明了。
“捐款50元以上的我们会立碑记载,让大家都能看到,这个费用我们也会在村上的每个组经过的路段进行公示,小弟弟在外面打工,你们一家人也要协助我们的工作。”梁秘书在一旁边打着感情边解释着项目资金的情况。
对如何使用资金,这些有名根本没办法去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真到了那个份上象他这种家庭情况也说不出什么话来的,有名只听到了50元以上可以立碑的事情就可以了,村前的路确实也是烂得不象一个样子,下雨的时候,坑里的积水有时就会让经过的车陷在那里,平时就是拖一辆板车拉点什么东西也感觉有点吃力,所以对于修路的出资有名一点意见都没有。
“哪我们两兄弟就出100元吧。”有名说着就去衣袋里面翻钱,乡下的人没有用钱包的习惯,而且每个人身上也没有多少钱,一些年龄大一些的人要么用手绢或一个塑料袋包着钱,年轻一些的人干脆是什么也不要,直接把钱往衣袋里一塞就可以。从衣袋里翻出十张大团结,递给了梁昌田。
“老弟真是爽快,大家要是都这样,我们工作好做好多,还要少说好多的话。”梁秘书接过钱放进带来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登记着。有名瞥了一眼,上面后金额有0元的,有名没有看清是哪一家,也难怪梁昌田会对有名进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