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宁建春急了
“好,就这样定了,你同张厂长过去一趟,把工艺弄清楚,同时去先拉一点样过来嘛。”邓家新是看到这一个月有部分员工要辞职,主要是这个季节性的淡季,过两个月就可以了,但是一些人还是不愿意在厂里面做,有些稍有关系的人就通过自己老乡或亲戚离开了公司,每一年在淡旺季交接的时候就会了招一些员工头疼,倒不是招不到工,只要招工广告一贴,外面就站满了一些人,主要是生手的培养公司会耗费一笔不小的开支,熟手与生手的产能在效率上也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张大春也不会打着招老乡的主意,张大春招老乡一方面是要安排人手控制住颜彩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乡稳靠,如果是在淡季的时候还可以打打感情牌把人留下来。
大春带着陈翠连回到公司的时候,碰到了宁建春从自己办公室走出来“宁主管,人员全部上班了没有?”
宁建春是很喜欢大春这样称呼他,这个厂长本来就差一点点是他的,现在就变成了大春的手下,刚才宁建春是去找刘小姐诉苦,希望刘小姐支持他,可是刘小姐这几天被他们两个主管烦死了,而且宁建春自己又执拗得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现在被大春这么一弄,想到了要找她求情,她自然没有一个好脸色给她。
“还没有全部上班,有一些人已经请假了。”宁建春脸色难看地回答着。
坐了一会,大春回到办公室,颜彩部复工的事情等下再去看,现在是要联系一下附近的陶瓷厂,把部分产品发出去加工,确保在短期内把积压的产品全部加工好,这样也能形成对颜彩部的压力。
刘小姐看到大春回到办公室,毫无感情地问“处理完了?”
“嗯,已经要求宁主管召集人员马上复工,如果真不复工,等会就召集几个组长开会,进行分化,我还不信治不了他。”大春回答道。
“不要马矛盾激化,杨老板可能明天就来厂里面,这是最近的出货计划,你根据这个安排一下生产。另外刚才你讲的联系外发加工的事情,也抓紧联系一下,看看对面的大华与大发厂这段时间公司的生产情况怎么样,就近解决会省下运费与产品的损耗。”刘小姐这一次对大春倒是比较佩服的,处理事情干净利落,自己就没有象他这样做,还是老板。其实是刘小姐顾虑太多,去找宁建春谈话的时候,宁建春又是有点恃宠,在她面前鼓捣了张金海与大春一些话,当时也是想看看大春的笑话,谁知道大春一上来就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要么干要么走,还要罚款,在会议前宁建春也是想了很多事情的,以为大春会像刘小姐一样,上来讲讲好话,大春流氓性格一上来,根本就不给他们任何机会,宁建春想的一些托词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而且也是给了张金海罚款400元的处理,从哪一方面来讲,这大春处理的不偏不倚,或者说相对比起来的话,金海罚款还要重了一些。
大春对刘小姐的话只是应了一声,一个后备人家在这里也只是做一个花瓶用的,这种小事情还要搞主到杨老板打电话来要求大春回来处理事情,也只有宁建春这种没有本事的人佩服她。大春在心里鄙视了一番,再怎么也是杨老板的人,自己也不能当面对她怎么样,每个月的工资还要她签字发放的。
“郑小姐,新员工入职手续全部办好了?”坐在办公室前,大春用水笔在笔记本上划了一下问道。
“入职表是已经填写好了,但是这些人都安排到哪些部门需要您来安排,这是名单,您看一下。”
大春把郑玉凤递来的表看了一下,然后在上面的名单后面填写着不同的部门,这些人都是大春与二矮子带过来的,在车上的时候都已经了解到了情况,根据自己的印象分别分到了各个部门“你就按照我写在姓名后面的部门给他们制作厂牌,通知他们去照相,我要去大华厂看一下,有事打我传呼。”翻开本子给大华厂的邓厂长打了一个电话后就走了出去。
大华陶瓷公司的也是一家台资企业,做的产品同大春这一家不一样,他们生产的是陶瓷壶,工艺相对来讲比大春厂里更加复杂,有些产品还要上釉,颜彩部的水平也要比大春厂里要好一些。两家公司就隔了一条马路,更准确一点,就是一个货运通道,两家厂是面对面的,保安早就接到了办公室的电话,而且都是两个厂平常也有一些来往,大华厂的一些模具设计处理有时还要大春厂里的金主管来负责。保安们也早就认识了张大春,知道大春是松燕(这个新厂名是取了杨老板与刘小姐的各一个字而命名的厂),当时杨火松还说这个厂是给刘小姐的,只是被杨红松的正房知道了,在注册的时候还是用了杨红松的名字。“张厂长过来啊,我们邓厂长已经在办公室等着您了。”大春不是老板,但是在普通的打工都眼里还是透露着一神秘面威严的光环,一般普通员工还是不敢直面他的。
邓家新在会客室接待了张大春,两个人聊了一会大春就把来意同邓家新讲了,邓家新的厂里面也是巧得很,这段时间并不是很忙,听到大春说有一些货发给他们加工一下,倒也是愿意,像他们这种厂,一般都不承接加工,偶尔有一些外发的和接受外发的单来做也是一种友情协助方式。家新的管理意识比较强一些,有时也向老板建议,在工厂淡季的时候可以接一些加工单来做,把每一个工人都好好地利用起来,不至于让公司白白地开一份基本工资,老板给邓家新回话说,淡季旺季也是要有的,公司的员工也要休息一下吧,工作也要一个弹性。邓家新见是送上门的活,当然是一力支持的,走到门外的办公室吩咐着把颜彩部的主管叫上来同张大春见面。没一会儿一个高挑的女孩就走了进来,邓家新向大春介绍,这就是他们厂里的颜彩部的陈翠连,四川人。陈翠连是第一次见到张大春,瞄了一眼,年轻,帅气,还是一个厂长,这是大春给陈翠连的第一印象,陈翠连也是17岁就来到深圳打工,算是一个资深的外来务工人员。邓家新向翠连咨询了一下厂里颜彩部的情况后,要求翠连调整人员,配合张大春公司里的生产任务,如果认为必要的话去松燕厂看看,了解工艺情况。至于加工价格也要陈翠连去根据产品核算一下。陈翠连在旁边考虑了一下“邓厂长,多少产品什么样的价格,我现在也没有看到产品,没办法计算,我们厂里以前也没有接过类似的订单,是不是要张厂长先发一批样过来,我们试做一下,还有我打算去他们厂里面看看他们工厂的工艺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计算比较准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