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吃了求带走
杨运龙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本来想说要不就到家里去吃中饭好了,现在也差不多到点了,最终还是忍住没说。他和蒋常海一样的心思,下了几棵谁能不栽,又不要自己的钱去买,谁还会没事干领你几棵树苗去做柴烧,做柴都不够烧一餐饭了。既然你们要上山,那就成全他们一下“山上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碰到兔子。”
“你们这里会有什么兔子,连一个像样的山都没有,还兔子?”蓝丽梅笑了,她是正儿八经的山里人,目前她的老家还是林青竹秀,山水悠悠,山里还是处于一种半原始半开发状态,山上的的野味现在还有很多,从地理位置来讲,蓝局长的家才是真正的山上,通常蓝局老家的人说到镇山来就是说到外面去。听到杨运龙说他们山上有野味来逗大家开心不由嘲笑了杨运龙一下。
杨运龙也没有理会蓝局长的话,本来就是一句调节气氛的玩笑话,哪里能同她去较真。笑了笑带着大家走出会议室。杨运龙看了一下时间,现在差不多11点到山上能看什么,也就是逛一圈,再说,现在那么小的树苗,大部分是在栽了树的同时还是播种了其他的一些庄稼的,只怕现在的玉米都长得比奈李要高了。正要往山上走去的时候想起了都快到饭点了,转头对跟上来的龙丽梅说“你别上去了,到我家里去帮助你嫂子弄一下菜,今天中午弄一个酱血鸭吃。”说完这个话的时候杨运龙也是心疼不已,又白干了几天。不过回头又想一下,就当自己也过一回年,反正又不是他们几个在吃,自己还跟着吃了一顿呢。“走,我们上山去看看,杨家山是目前连片栽种最多的一个地方,几个队的都在那里。”
正如杨运龙讲的,到了山上还真看不出什么来,虽然玉米并没有长出多高,但是有一些玉米的映衬,还显得土地没有那么荒,栽种的奈李树还刚刚成活,能看到也就是瘦瘦的一枝在地里,并不显眼。爬到山上的蓝副局与蒋常海居然有微微的喘息,也不那么讲究,就势坐在山边的草坪上。短暂休息了一会,蒋常海忽然意识到,这个样子似乎有点不对,幸亏今天记者并没有跟上来,要是有记者在这里,这个短暂的休息还真没有。想起这些,蒋常海倒是对带着记者出行的领导有点可怜起来,出行是低调点好。
张有名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比较晚,本来想休息一下的,又怕耽误明天的事情,干脆就到豆腐坊里去工作。今天的豆豉给了有名一个惊喜,缸子口的黑豆豉卖4元钱一斤,自己这个干豆豉在重量上要比人家实惠一些,同样的重量,自己的这个豆豉看起来份量更足。刚才杨运龙说只要一斤豆豉,张有名还是拿了足足两斤过来,谁知道他家里明天会有多少人来吃,象今晚一样的,才几个人,一斤豆豉就吃掉了,如果真的大家喜欢的话,给他一斤真说不定会少了一些。
有名不断地回忆那天放的香粉的份量,传统的农村家常豆豉都只是放盐,没有加入其他任何一些入味的配料的,这一次张有名也是误打误撞的做成了这么一个加料豆豉。有名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应该怎配比,最终决定用一个笨办法来试,明天多煮一些,用不同容器盛装,发酵还要几天的时间,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可以再细细想一下放料多少的问题。实在不行,就按照笨办法,分容器加不同料,这一次每个容器都装相同数量的黄豆,这样就有可比性。
......
到攀岭村来检查人员是上午10点钟到村里来的,杨运龙、梁昌田及妇女主任龙丽梅都早早地在村小里面等待,尽管村小里面设施也不全,就是两个办公桌还是以前村小遗留下来的东西,可以说村部连一张桌子都没有的,但是作为一个正式的接待任务,也不能把人带到家里面去,当然杨运龙也是想让上面的领导看看村里的窘境,这样上面也许会支助一些钱。别看这些村干部是一个农民,但是同这些镇领导打交道时间长了,肠子也是会一些弯弯绕绕的。
这一次同攀岭村检查的人员不多,镇里由蒋常海副镇长带着农业站长杨武良,农业局下来一个副局长,蓝晓甜和一个驻村联络干部毛国平。蒋常海一行在杨运龙的带领下,走进了一间教室里面,杨运龙倒是还弄得像模像样的,把几张课桌围成一个方形,成了一个大圆桌。蒋常海当任不让的走到前面坐下来,邀请蓝副局坐在他旁边,两个人都是副科干部,但是到了乡里还是要以蒋副镇长为主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区分,一边是村里的自己人,一边是政府方面的人。蒋常海坐下后,看了没有其他人在会议室,把头转向杨运龙“杨书记,你们村就你们三个人在这里?”蒋常海下来前是要求各生产队栽种了奈李苗的队长也要到会议现场的,现在却是这样一个情况,蒋常海心里特别不满,脸沉了下来。
“本来是通知了各队长要来的,这不是现在正是春忙的时候吗,都要种双季稻,事情多,而且开一个会,村里也给不起什么补贴,现在村里面的人都是现实得很,没有钱,人家不来开会也是没有办法,除非是有他们的利益。”杨运龙光棍得很,直接把村里的这些人不来的原因讲了,没有钱谁会来开会,在农村里面谁家没有一些事情,而且又是农忙的时候。
“乱弹琴。”蒋常海听到杨运龙这么一说,心里就是有气有怎么样,就这么些村民就是这样的一个觉悟,你又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谁会来?还指望人家来欢迎自己?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在镇机关单位里,你是一个镇长,但是真到了地方,如果人家村民没有什么求你的,你当一个镇长又怎么样,现在不是60-70年代,干部在村民眼里已经已经没有那么敬畏了,人家不违反法律,你能拿人家有什么办法,硬要人家来开会,你就给人家误工费啊,没有误工费,谁会来?蒋常海无奈的摇了一下头,不知道是对杨运龙的不满意还是对队长们没有来开会不满意。
再不满意,会还是要开的,蒋常海等了一会,见实在是没有人再过来了,蒋常海首先发言,无非讲一些场面话,对农业局支持镇里的工作表示欢迎,对攀岭村积极栽种奈李树,发展农村经济予以肯定,也对攀岭村村支两委的工作表示赞赏。说这些连他自己也觉得滑稽,但是场面话还是要说的。然后是蓝副局长讲话,期间龙丽梅倒是在每个人的坐位弄了一碟花生,蒋常海对这个杨运龙还真是有点佩服,场面搞得像模像样就是没有其他的队长来参加会议,由此也可以看得出这杨运龙在村里工作也是相当艰难的。蓝副局长还特意介绍了毛国平一下,这毛国平将在这一年作为农业局对口扶贫的驻村联络员。毛国平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分配到农业局这个单位,虽然是一个秘书岗,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个人综合素养比较高,有心想做一些实事出来,但是在单位里做事,不是你有抱负就可以的,屡次得罪人之后暂时也没有地方发配,就被局里安排到村里面来,以后的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会在村里度过,要求村里能够给他提供一个住房。杨运龙想了想,一个男孩子到村里来,住到别人家里也不是很方便,正好也让他感受一下学样的破旧,就说,这学校原本也有很多教室宿舍的,村小的教室宿舍与办公室是在一起的,正好可以给毛同志用一下。
蒋常海看了看表,时间也不早了,就这么磨蹭一下就快11点了,外面的太阳很大,心里不禁埋怨起农业局的人来,不就是投了几棵奈李树苗吗,值得搞成这个样子,还要下来看,真给人家带来收入,哪一家不会种,多事。但是口上却不能这样说“蓝局,要不我们挑几个重点成片的地方看看,大部分的地栽种了,小面积的肯定会跟进的。”
其实蓝晓甜压根就不想去山上去,这么一个大热天,要看树就需要爬山,坐在办公室里虽然沉闷,但是比起上山来要好得多,可是这个对口扶贫计划是县政府作出的,局长布置下来的,不下来是不可能的。再者蓝晓甜是一个女的,是农村出来的,在县里面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工作能力确实不错,可是工作能力的多了,机关几个人中还是沾了一点女性的光,最终才走到这个副局长的位置上,在岗位与是战战兢兢地工作,所以在这件事情虽然有些情绪但还是按照安排下了乡。“哪就走吧,等会太阳可能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