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躬耕南洋 第十三章 分工与合作
安排至此,早已经上灯时分,众人终于长出一口气,鱼贯而出。而对我和范伟松来说,辛苦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未完待续)
“可还是于礼法不合。”不过看来气势没有以前强烈了。
“王安石以前是怎么说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今人和古人,所处的历史位置不一样,眼光绝对不一样,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古人根本不曾遇到过,怎么能一概的用古人的方法来处理呢?再说,礼法是古人订的,难道古人订的就一定正确?对的我们要坚持,但古人考虑不周全的就需要我们去完善了。就算古人知道了我们的举动,也不会怪我们的。”后世的人就犯下了这样的大错,我们的文化精华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剩下的垃圾却那些崇洋媚外的垃圾们拿来攻击我们,结果造成整个民族的信仰缺少,道德全面伦丧。
说了这么多,口水都说干了,终于暂时让他们无言。还好,除了邓光荐外,其它的人倒也只稍稍抗议几句,便算默认了。
然后我又望向陆蓉,这个沉静的女子,慢慢地总在让我的心情不能平静。
“陆蓉,为鼓励众女子能更有效的为复兴大宋出力,朕特别成立了女子部,由你和顺娘,秀珍,曼珠四人共同*持,何如?”
“皇上,万万不可。”又是邓光荐跳出来,“圣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让众女子入学读书,只怕有违圣训,有失体统。”
对会这种老儒生,我和范伟松早就算计好了,“那么请问邓大人,我大宋如今要反攻元军,光复大宋,最缺的是什么?”
"善战之兵,以及丰富的战备。”
“你说得或许对,但又不全对,我们需要粮食和武器,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士,需要治理国家的能人才士,但目前最需要的却是掌握丰富知识和先进技术的人才,各方面的人才,唯有这样,才能极快的提升我们的实力。”
“我大宋将士以一抵十,众官兵同仇敌忾,定能所向无敌。”
陆蓉的脸上闪现一片惊诧,之后又迅速归于平静:“皇上,只怕我等小女子人微言轻,不堪担此大任。”
“能不能担任,不能因你说了算,还得看别人的意见,再说,你以为,如今这群人中,你可有更好的人选?”
不由她再说,我又接着说:“宋曼珠,文顺娘,朱秀珍,你们几人要同声共气,共同打理好这里的所有女子方面的所有事务。”只见宋曼珠努力地张开耳朵,回味了好一阵子,才似乎是明白过来了。
“还有文顺娘,丞相的仇我们一定要报,因为这不仅是你文家的家仇,更是我大宋朝的国仇,朕命令由你组织成立女子军,由你担女子独立大队大队长,听从张将军调遣,听好了。”
文顺娘亦是满心欢喜地应承下来。
“以一当十?我们目前还不到两万能战之兵,就算以一当士,也只能当得了二十万。当初两百万尚不能敌,以致我君臣蒙羞避难至此,我们这两万人能行?而且,就算我们这二十万兵力能将蒙古人赶回大漠,那我们打算多少年后又来面对他们的入侵呢?”
“难道让女人读书习字就能?”邓光荐仍在嘴硬。
“当然。你要明白,这天底下除了男人便只有女人了,女人也当得了半边天,男人有男人的责任,女人也有女人的责任。男人在外面打仗,女人在后方照顾家园,让男人无后顾之忧,即是说,军功章里,有男人的一半也有女人的一半。”
“就算如此,可这和读书有何关系?”
“读书和没读书差别可大了。打个比方,没读书的女人,她就会教孩子吃穿,可读了书的呢,”她就会教习孩子读书习字,识礼仪,明白诸多的道理,从而胸怀天下,将来以以天下为己任,以自己的智慧去攻破难关,打败对手。论蛮力,无数次血的教训已经证明了,我们斗不过北方的这些蛮族的。所以,我们要以智慧取胜,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屹立世界千年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