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烽烟四起 第六章 广州攻略(上)
“传令全军,抓紧宿营,并注意加强巡逻,要求各营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有一丝半点松懈,违令者,军法从事。”虽然仍摸不清对方的用途,但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同以往的宿营一样,张弘正的中军帐设在营地的正中央。虽然身为汉人,但张弘正却更加喜欢这种住在帐蓬里的生活,偶尔住到汉人的砖瓦房里还有些不适应。或许正如那些出了几天国,吃了几天西餐的人一样,一旦某天回了国,国内的食品便对他们全部是垃圾了一样。中国历来就不缺乏这种抱着洋人的垃圾都当作宝贝,却不惜以最刻薄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一切带有中国色彩的人和物的。
中军大营的四周,里里外外围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帐蓬,里面是三千名蒙古骑士的帐蓬,再往外一些是一万探马赤军的驻地,接近四万的新附军新拱卫在营卫的最外围,团团的将张弘正的中军大帐围在中央。
“凭什么总是让我们挡在最外面,给蒙古人挡刀挡箭当炮灰?”不少人看到这情形,露出了不满的神情,开始小心议论起来。
“你小子少发牢骚,小心你的狗头不保。我们这些小兵,跟在蒙古人后面打秋风的还少吗?”身旁的老兵不无挖苦地说道。老兵这么一说,其它人再也不敢吭一声了。只是各自的心里,都打起了不少的主意。(未完待续)
“报,报将军,”一个斥候急匆匆的飞奔直至张弘正的马前,翻身下马,跪倒在地报告:“前方三十里外发现敌军踪迹,请示将军定夺。”
“本将军知道了,速速再探。”张弘正一把勒住马缰,侧转身子叫过两名传令兵,“命令全军立即下马,就地宿营,非经本将军令出,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将军,对方或许只是小股的斥候队伍,我们要不要这么谨慎?要不干脆一股作气,渡过汀江,取了那些人头为我军祭旗,何必如此小心...”一旁的一名副将提醒道。
“我们探到的都是小股部队,谁知道他们的小股部队后面有没有掩藏大股部队。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对方自从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已经变得狡猾无比,再不复以前的直来直去。如今他们的主将凌震的用兵也是越来越不可捉摸,要是他还是以前的招法,我才不会怕他,现在就是摸不清他的底细,我们还是小心的好。”张弘正之所以有今天,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能虚心的接受下属的意见,下属也敢于进言,眼见副将救战心切,他不得不详细解释一番。
全军都投入了紧张的宿营之中,张弘正只叫过两个亲卫,步行巡视着将士们的宿营。
自从十年前的崖山大战,托庇在兄长的翼下,立下不朽功勋之外,这已经是十年来第一次面临如此大规划的对战。虽然他也十分惋惜兄长的英年早逝,但今天他终于有机会独领一军与敌作战,怎能不让他兴奋莫名。
五万大军的帐蓬将方圆数里内的空地挤得满满的。连绵的旌旗,随风飘展在树林里田野中。大道上,不时传来急切的马蹄声,将这片原本恬静自然的荒野之地震得咚咚直响,人叫声,马鸣声,以及受惊的野兽们惊恐的叫声,惊鸟急急的鸣叫声,合在一起,更是使这片地方显得嘈杂不堪。
呼吸着干燥的空气,张弘正隐隐感到有些不对,但毕竟来自北方的他一直在风沙的北方长大的,南方偶尔的干燥天气并未引起他太多的重视。
“报告,将军,对方正在对面的山头上挖濠沟,不知是何其用途。看情形,约有一万余人。”一名斥候急匆匆地跑来报道。
“知道了,再探,”张弘正哦了一声,放走了斥候,不由有些犯迷糊了。不是说凌震是带人来进攻广州的吗,怎么双方还接上火,对方就是一副全线防守的架势,凌震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