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烽烟四起 第三十九章 安南之殇(中)
“他们都是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难道和安南的匪徒有什么关系吗?”骆超不由陷入了沉思,“我想起来了,怪不得我们在路上落了单的兄弟们总是失踪不见了,我们还以为是他们自己迷了路了,要不就是被猛兽吃了,如今这么一琢磨,倒是让我回想起来,我们有几个兄弟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居然是被石块砸死的,难道真的是那些和我们*着近似的语言的山民樵夫们干的?还有那些从林子间抛射出来的石灰、削尖了的木棍,难道也是那些极其平常的村姑、牧童们干的?还是皇上英明,没有到现场就知道这些情况。”
“朕知道你们是担心朕的安危。可朕身边有众多的将士,还有龙翔、凌旭等精干的青年才俊,还有谁敢近朕的身。”眼见几人都是一脸呐呐之色,我不由又心软起来。“你们不要担心,好好辅佐着范大人理政是正事。民儿,你要虚心的跟着大家好好学习,父皇很快就会回来的,到时候可要检查你的进步的。”
“孩儿一定会听父皇的话,虚心向各位大臣学习的,请父皇尽管放心。”经过陆蓉等人的淳淳教导,匡民少见的早熟。但经常与众女生们混在一起,难免会有些脂粉气,从而失果敢作风。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毅然决定将他带在身边历练一番,也好让他见识一下。毕竟,言传身教远比什么都更有效。
我们一行数千人急匆匆的从海路赶到钦州的时候,凌震也灰头土脸赶了上来。只是他手中那两千多配了多支火枪的部队,却折损近千人。面对我一脸肃然的神色,凌震亦是老脸羞惭不己,呐呐道:“都是老臣太大意了,没有想到这些安南人竟是如此的狡诈多变,让我等防不胜防。”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但对安南人,我们知之甚少。怎么办?那便只有谨慎,加倍的谨慎。我们以前一直打得顺风顺水的,可能大家都在想,我们凭着这么好用的火枪火炮,很快便能横扫中原,一统中华。今天,这么小小的阴沟却让我们翻了船,也是帮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的敌人,我们的敌人绝不会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好对付。四千多条鲜活的生命,将给我们怎样的教训?凌将军,你这几天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写篇心得给朕来看。一定要深刻,朕要用它通令全军、全国。也是借这个机会,让我们所有的人,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起我们眼前的敌人。”
“臣谨遵皇上教诲,这就马上去做。”凌震羞愧的低着头,嗯了一声,便欲转身离开。
第三十九章安南之殇(中)
虽然我们的火力够足,枪弹够快,但在狡猾多变的安南人的面前,这些全部使不上。
安南之地多山泽、多林地。我们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人影,他们却可以随时从我们背后捅上一刀。而且,安南人从来就不守什么规矩,只要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他们就会做。我的师兄们曾经经历过的中越反击战的经历似乎仍历历在目,让我丝毫不敢大意。
我知道这些,但凌震、方兴虽然一再经我提醒,但他们或许也只有亲身经历过之后才有这种切肤之痛。而且,安南之殇,是我们有史以来在正面战场上损失最大的一次,近三千条活生生的生命,只顷刻间便没有了。我只有拼命的压住内心的愤怒,略一沉吟,便有了计较。
我没有让不安、期待、愤怒、恳求的诸将士们等待多久,只淡淡说了一句:“叫李维中在三天内准备好些5000支火枪及其足够的子弹,以及50门山炮和一千发炮弹。凌旭,龙翔,你们不是一直在朕面前抱怨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吗?如今机会来了,马上去范文虎的降兵中挑出五千精干,再找黄得宝拨会两千护国军主力,即刻随朕亲征。再令黄得宝组织好其余降兵,随后押往广西边境。”
“等等,前线就暂时不要去了,等一下的军事讨论会,谁都不能缺席,朕想先听听大家都有什么意见。”我连忙出声叫住了他,凌震稍疑惑了一下,不得不挑了个下手的位置坐了下来。
“末将带们四处查探了一番,”方兴首先打开了话匣子,“这交州附近虽说气候环境和广东差不多,但却特别的山路险,许多地方更是人迹罕至之处。我们的战马在这里几乎是寸步难行。加之我们又不熟悉这里的环境,转了几个圈就在丛林中迷了路。因此末将以为,为今之计,还是要多派人手去查探路况先。”
交州的情况我比他们谁都更清楚,曾经我们就是在这片丛林中失去过多少年轻的战友们的生命。而猫儿洞中和老鼠、蟒蛇等物作伴的故事,可能他们更是闻所未闻,可要是他们真的见识过了野人山中的恐怖之状,还会认为眼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吗?
“是末将的错,是末将太不谨慎了,才会着了安南人的道。我们一路追过去,沿途之中甚少看到人烟,可不知觉间就被敌方把我们围了起来,末将直到如今还不知道那些人是如何发现我们的。”骆超胀红着脸,面带惭色地说。
“你是说路上人烟稀少,但你可曾遇到过樵夫、渔夫、猎人之类的?”嘴中这样问着,但对其它我却十分的有信心。
“不行,”我的话刚完,邓光荐、胡大勇立刻跳了出来,“眼下大中华帝国猛将如云,皇上怎可亲身犯险。如此一来,将置众将士们于何地?”
“各位,难道你们想让我们的将士们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安南了?自秦汉以来,安南都曾属于我国,可只要我们的朝廷稍有放松,他们就会跳出来捣蛋,这次朕亲自去,不过想将这个隐患彻底消除而己,你们担的什么心?”
“如今朝中诸多的大事都离不开皇上决断,还望皇上以大局为重,不要草率从事。”邓光荐眼见着我的口气坚决,也不得不松了口气。
“朝中政事以范总理为主,你们几位只要从中协助就行了。军事方面,以陈大举、张怀民等人各负其责,由张将军统一部署。什么事情都要朕来定夺,还有这众多的文武百官干什么?”
“皇上..”几人想说些什么,却一时似乎又找不到什么合理的说辞,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