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烽烟四起 第六十三章 针锋相对(下)
“白哥,他们这是欺负我们年轻呢?”说话的是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只是奇怪的是,他手中的狼牙棒显得比别人的还要粗一些,他的腰中还挂着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俨然有令无数元兵们闻风丧胆的两样:军刺和手雷。
“凌大哥,这群不知死活的,只怕还不知道咱们的厉害呢,本来还想让仔细们表演一番,也好让护国军的兄弟们了练练手法。他们倒好,直接跑上门来送死了。”却是丝毫不理会一脸沉静的凌旭是否同意,急急地催马向前,大喝一声:“大中华帝国皇家青年近卫军白胜在此,鼠辈何人,报上名来。”
“青年近卫军?”他们好象在哪里听说过,但作为蒙古人中的千户,来自骨子里头的清高又使他马上放弃了去深究的想法,亦是大喝一声:“无知小辈,嘴上的毛都没有长齐,就想来学人打仗,今天就让你大爷我成全了你。”说话间,手上也没有停下,一记排山倒海的扫势,开山大斧便照白胜的头上砍去。
双方的士兵们的眼中都冒着熊熊的怒火,他们都在想,怎样的将对方掀倒、砍倒在地,怎样让对手在自己的骏马和武器下颤抖。因此双方甫一照面,便立即陷入了混战之中。
桑哥此时隐约感到自己或许哪里考虑错了,他一直以为,天底下最勇猛的只有他的蒙古勇士们,但当他看到如今战场上的局面,他看到在他面前焕了血性和杀气的汉人们,是如何的用自己的坚韧不屈告诉他们,蒙古人拥有的勇猛,我们有;蒙古人没有的机灵和智慧,我们也有。
蒙古人的力量是在牛肉、羊肉的喂养中长成的,是在草原上、马背上历经无数次摔打练成的。
而我们的士兵们的力量却是在无数次炼狱般的考验中炼成的。因为所有的将士们都深知一点,训练的时候多流汗,甚至流点血,到了战场上才不会送命。如今通过和蒙古人的对敌,他们算是真切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当蒙古骑兵无比张扬地挥舞起手中的马刀时,他们发现,护国军的骑兵们在马背上的身手一样的不弱于他们。
第六十三章针锋相对(下)
阿剌罕和九拔都的死讯很快便传到了桑哥的耳中,桑哥当时听了就觉得一阵怒火攻心,眼看就要昏倒过去,好在随身护卫眼神快托住了他,这才没有当众摔倒。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方志远,陈吊眼,我桑哥发誓定要与你等决一死战,不死不休。”
期待已久的死战,这些人总是丢盔弃甲,折损了不少战友。在许多护国军的将士的心中,早就窝着一团火。无数次他们在梦中叫醒,紧握着自己的拳头,或者双手抓得紧的,好象他们的手上仍卡着敌人的脖子。骨肉同胞的哀嚎,袍泽啊弟的生命,深深的刺痛着护国军上下将士们的眼和心。
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决战。不止是桑哥疯了,几乎所有的蒙古将士都疯了。他们不甘心这片肥沃的土地,这成千上万的汉人奴隶,还有这里予取予求的汉人女子,这里丰富的物产奢侈的生活,无不让他们无比沉醉,无比留恋。他们早已忘记了大漠的生活,爱上了这里的生活。他们不想失去,他们害怕又回到苦寒的大漠上去。
“有鬼,肯定有鬼,”不少人心中暗自揣测道,汉人就算再怎么练,怎能比得上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功夫。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和领地遭到了挑战,抡起武器便冲了过去。
没有预料中的躲闪,一个略显清瘦的士兵迎上了他的马刀,举起了手中的狼牙棒;也没有预料中的连连后退,蒙古人定在原地,心中不由暗一愣,就在这一刹那种的工夫,对方一个轻巧的拨弄,已经将他的马刀隔开,狼牙棒并未回缩,直生生地顶到了他的胸口。
“啊”。元兵只是尖叫了一声,便吃不住疼痛,颓然地摔下了马背,席卷而过的马蹄,转瞬间便将他碾成了肉末。
一小队元兵骑兵瞄准了战阵后好整以遐不时对战场上指指点点的几个护国军将士,他们使出了一群同伴缠住了外围的护国军士兵,也不管同伴的结局是死是活,驱使马匹生生的从人群中挤出一条道,片刻间,已经杀到了对方的面前。
真不知他们为何会单单挑中这群人,是以为他们这些人都是大官呢,还是看他们长得文弱,好象容易欺负。
惟独阿里海牙觉得不对。蒙古人在中原做了这么多的恶,他们把汉人当作奴隶,当作猪狗不如的畜牲。今天他们遭到的这些遭遇,难道不是上天对他们的警示?于是他拖着六十出头的身子,不知疲倦的奔波在各个兵营之间,苦口婆心地劝阻各级将领,要他们一定要沉着,一定要冷静,他们不能轻易的再牺牲了,他们应该为大元保留一份有生力量。
没有人理会他的劝阻和解释。所有的人都象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他只得又拖着疲倦的身子,带着本部的兵马尽量配合桑哥的计划。只是在内心里,他无数次感到心惊胆颤,然后茫然无措地自语:“上天果真要亡我蒙元”?
桑哥的近二十万蒙古骑兵,除了九拔都的两万,阿剌罕的五六万,如今他手中还有不到十三万的蒙古主力。除此之外,他还有几十万的探马赤军和新附军,战斗力虽然可能差一些。但充当炮灰却是绰绰有余。
从松江往太仓到江宁,桑哥都布置了人数不等的探马赤军和新附军,不多的蒙古骑兵只是起个督战队的作用。既然对方的主力都在这江宁一线了。他也决定豁出去了。既然有江宁几十万的百姓作炮台,对方的炮火不敢放肆的放,那么他将用最传统也是他们最拿手的方式来证明蒙古将士们的彪悍和勇猛。此战,他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十万的蒙古骑兵被他分作五队,各自由自己最信得过的大将们带领,分头出城迎战。
战斗,在巳时三刻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