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江湖旧事 > 5、酒馆(二)

5、酒馆(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人凑趣地发问:“不知是哪个苏大官人如此豪爽?”

小杨轻蔑地瞅了发问人一眼,继续撇着嘴道:“哪个苏大官人?长安城中又有谁能当得起苏大官人这一名号?又有哪个苏大官人能如此豪爽?自然是唐延堡的苏二爷了!”言毕肚子腆得更高,好似苏二爷的两瓶酒让小杨一夜之间长高了三分一般。

旁边众人听了嗡的一声就议论开了,言辞尖刻,一字不落地钻进了小杨的耳朵。那大意就是,苏二爷何等人物岂能认得你这半大毛孩子?想来这十五年“曲江春”的故事也必不是真的了。

小杨一听便急了,慌忙收回腆出的肚子,弯下腰来拍拍仍在出神的陈二,舞着手高声分辩:“我说的可是句句实言啊,陈二叔也在的,不信你们可以问陈二叔啊。”陈二正想着心事,倒也没听清众人争论些什么,只是点点头,唔了两声,示意小杨说得不错。

小杨见众人仍有不信之意,便从昨日如何下地说起,说到日晒,说到下雨,直听得众人一片嘘声,这才讲出如何与苏澈相遇,苏澈又如何送了酒水,甚至最后只是听见苏淳说了一句“八骑迎客”,也被小杨讲得恰似亲见一般。扯足了架势给大家说明了这“八骑迎客”乃是江湖上尊贵的迎客之礼,迎客之家派出八名骑士,两两一对,分四批依次迎客,这迎得越远便表示越尊敬客人等等,给众乡农着实上了一节江湖礼仪普及课,混然忘记了自己昨日是如何缠着陈二给自己解释的情景。众人见小杨说得详细,陈二这老成持重之人也不曾制止反驳,这才信了八九分,但依然有人哄笑道:“嗨,苏大官人原是看了陈二哥的面子才赠的酒,倒不是为着你小子。”

陈二为何心惊?旁的不说,单说这对话几人的身份便不同凡响。

那白衣文士自称“华山孟三”,那便是当今华山掌门秋叶剑客丁家山的师弟孟藻平!孟藻平名声鹊起是在十余年前剿灭鬼影门一战。这鬼影门原是一批扶桑浪人纠集而成,三十年前占了登州北边海面上的几个岛屿开宗立派,招徒良莠不分,与匪无异。先是劫掠过往商船、渔民,后来竟发展至上岸烧抢村镇,甚至勾结了倭寇攻击苏鲁一带沿海小的县城,将十余个县的府库席卷一空。

当时朝廷之兵已不能战,而执掌苏鲁两地沈岿沈国舅更非良善:遇敌则退,敌退则杀良冒功,更将匪情隐匿不报。苏鲁沿海距京中终归是远了些,在沈国舅上下其手之下,竟然屡因“杀匪有功”受赏!

泰山、崂山等数个当地门派不忍乡里糜烂,对朝廷虽有不满,却也不敢径直反了朝廷,于是定下了中原武林共灭鬼影门的计划,江湖群豪群起响应。当时江湖第一人天秤老人更是潜入济南府取了沈国舅的首级祭奠苏鲁两地被涂炭之生灵,中原武林士气大振,鬼影门自是节节败退。但这些扶桑浪人生性狡诈,所习忍术更是精于潜藏逃遁,中原群雄与之斗了数年终究未能寻到其巢穴所在,一旦群雄退去不久,鬼影门便又死灰复燃。双方纠缠数年之后,中原武林决定用间!八大门派纷纷选派门下弟子分别混入鬼影门,以期里应外合,一劳永逸根除匪患。孟藻平便是当初华山派送出的弟子。孟家原是福建海商,常有船至扶桑,是以孟藻平自小便习得扶桑倭语。借着这一便利,加之胆大心细,孟藻平是混入鬼影门下二十余名江湖人士中唯一没有露出马脚的,两三年后竟被鬼王安倍纯一郎收为义子。

剿灭鬼影门的最后一战端地是轰轰烈烈,在十余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时常提及,均是一脸唏嘘。那一战,中原武林精英尽出,千余江湖英豪依孟藻平送来的地图进击鬼影门老巢,苦战三个时辰,碧海尽赤,最终生还者不足六百,且个个带伤。孟藻平终于在关键时刻斩杀鬼王安倍,携其首示众,鬼影门因此大溃。是役过后,孟藻平声名大振。

小杨在众人哄笑声中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却仍辩道:“苏大官人是晓得我姓名的,陈二叔只说了一遍他便记住了,送酒之时还专门唤了我一声杨小哥呢。”说罢一派洋洋得意,身材仿佛又高了三分。

旁边有同是陈杨寨的后生见小杨志得意满的样子,不免遗憾道:“早知陈二叔早起喊我下地时便一同去了,白白浪费了这口福,便宜了这嘴上没毛的小杨。”

这边一干乡农说得起劲,那厢孟藻平等人听得是一清二楚。智净和尚最是心急,几次想跳将过去,揪住那侃侃而谈的乡下小子问个明白,这苏澈八骑迎客接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却都被空音大师用目光止住,只得把青菜豆腐嚼了个满嘴,两个腮帮子撑得鼓涨,发出唔唔的声响。

如今的华山孟三爷,不仅仅顶着当年一战首功的江湖威名,更因为华山掌门秋叶剑客丁家山闭关时遭遇变故废了双腿,而行二的春柳女侠又是秋叶的夫人,只专心练功与照顾丈夫,并不过问门下事务。近年来,整个华山派便是冬阳剑客孟藻平主持,孟藻平便是华山一派的实际掌门,各大门派掌门与孟三爷相见也多以平礼见之。华山一派也确实在孟藻平带领下欣欣向荣,丁家山几次将掌门之位相让,孟藻平均坚辞不受,其间一个义字更让江湖人士暗竖拇指。当年神机先生点评天下英雄时,给孟藻平用了一句:“法正较其输勇武。”江湖人士均道此评贴切,既说出了孟藻平在鬼影门卧底的经历如同当年法正引刘皇叔入川仿佛,又言明了他文武双全的本事。只是这孟三爷一旦脾气上来颇为暴烈,只要占住个理字,便有得理不饶人之嫌,全不似他的外表那般谦和。不过大家也都以为这是小节,多半也是因在鬼影门下多年潜伏经受压力所致。陈二留心看了看那白衣文士低垂的袖角,隐约摆动之间果然看到有苍松绣饰,越发料定此人定是孟藻平了。

这一桌上的其他几人也均非泛泛之辈。那胖大和尚智净乃是山西清凉寺主持。清凉寺在中原武林虽不属江湖八大派之一,但由于邻近北疆边境,门下俗家弟子多在北疆军中效力,寺中也曾组织僧兵对抗北胡,阖寺上下俱以“精忠报国”为念,在江湖上名声卓著。智净和尚幼时被北胡南下打草谷的马队斩了双亲,自小在寺中长大,与胡人仇怨极深,是以方才几人交谈中智净和尚谈及胡人时以胡狗代之。白眉的空音、短须的空闻分别是少林达摩院首座和戒律堂首座,都是参加过剿灭鬼影门之战的成名前辈,一身功夫深不可测。那蓝衫汉子自称是关东万马堂门下,又能叫孟藻平一声“孟三哥”,想来不是万马堂的大当家马行空,便是马行空的弟弟马行云。万马堂坐拥马场千亩,以知马养马训马贩马著称。马氏昆仲手头阔绰,好交朋友,又有熟识马性的本领,也可算得上是一方大豪。知道了这为首几人的身份,再仔细看看随行者的服饰,不难猜出那三桌人分别来自华山、清凉、少林、嵩山等秦、晋、豫三省的几门派,看来虽都是些二、三代弟子,陈二也无法叫出姓名,但顾盼之间已初显高手风范,必是几派精英无疑。

先是想到剿灭鬼影门的一战,陈二不由轻轻摇了摇头。当年自己正在北军中效力,不曾亲历此战,可每每忆及此战总不免如大家一般稍感黯然——不仅是为了那殒命的五百多英豪,更因为自己心中所仰慕的天秤老人便是在那一战之后淡出江湖,无人再见侠踪。摇完头,晃去黯然,陈二心中不由直犯嘀咕:这少林、华山、清凉诸派在长安城均有支派、甚至是嫡系子弟,以往门中长辈光降总免不了出城相迎,生怕堕了面子。可今天象这样几位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和着其他门派的精英潜行至此,在一个小酒馆落脚,实在是与常理不合。猛然想起智净曾说了个“姓苏的”,这满长安城姓苏,又能让孟藻平如此谨慎的,除了唐延堡苏家还能有谁?想想苏澈折节与自己相交的豪情,陈二又万万不能相信这苏家能与北胡挂上什么关系。一时之间左思右想竟怔然出了神。

其他乡农可不似陈二这般久历江湖,片刻之间便能生出这么多的想法。在经历了最初的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后便对这帮江湖人士失去了兴趣,不知是谁挑起了话头,又问起小杨那十五年的“曲江春”来。

小杨本就存了炫耀之心,方才被生生打断已是憋了半天,听见有人动问,忙不迭地跳将起来,把手负在身后,腆着肚子开了腔:“说到这十五年的‘曲江春’嘛,滋味也就那样了,比咱们碗中的谢家老酒也就稍强一筹,”说着,向老谢头投去讨好的一瞥,老谢头却只是哼了一声,回敬了个白眼。见马屁未能奏效,小杨多少有些无趣,撇撇嘴,陡然将声音提得极高:“味道虽然也就那样了,但难得之处在于,这酒是苏大官人送的,十五年的‘曲江春’,一次就是两瓶,乃是苏大官人亲自送到我手上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