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梁城蝗灾
“唉,明知道我最抵挡不住的就是你这么对我笑,还老这样使美人计。”聂清然抚额轻叹,似是十分无奈。
“美人计?这提法新鲜。”凌灏轻笑,眸中笑意尽显。
幽州城那个太守被凌灏以贪赃枉法的罪名给削了官,家产全部被充入幽州营的军饷,全家也被流放到西北边塞。
他并不视贪官污吏为洪水猛兽,只要治下百姓安居乐意,如何贪都随意,他还能保他们官运亨通。但若是他们自享富贵,却把黎民百姓的温饱置之不理,那他是绝对不会轻饶他们的。
也正是这不成文的规矩使得每年御史台对各地官员的政绩明察暗访时,凌灏一系的官员中能被挑出问题的人少之又少。
这样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部下的非正常流失,更让他多出了精力去处理更为紧要的事。
凌灏眉峰一挑,轻轻笑道:“初来京城时,面对满朝如狼似虎的大小官吏,除了几员武将,我身边无人可用,是以我知道人的重要性。如非必要,我不想我的人有所减少,鸡鸣狗盗的故事想必你也知道。”
每到春天朝廷上下都会全神贯注,丝毫不敢怠慢。因着寒冬初过,作物开播,旧粮吃得差不多了而新粮未熟,口粮衔接不上。
且若遇上春旱或者蝗虫那个,农作物长势受损就可能引起一整年的饥荒。饥荒必然会引起大规模的流民潮,一旦各州各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流民暴乱。
农业事关江山社稷,所以历代朝廷都信奉一句话:农无小事。
作为这个皇朝真正的掌权者,凌灏也随之忙了起来,各地关于农业的折子雪花般涌向京城,经中书省整理后呈给他看,经他批示后再呈给皇帝看,以作最后决断。
不过顾辰凉从来都无意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是以凌灏呈上的折子看都没看就一律准了。
他话锋一转,隐隐带上几许肃杀:“不过自古以来朋党之祸不在少数,很多人因为有了靠山而胡作非为,别人也会有样学样。我需要有人为我所用,但我不想我的势力中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富贵荣华是我所给与,我自然也能收回,他们要明白谁才是他们应该效忠的主子。”
“而民心的力量,我从来不敢小觑,是以我如此为之。”他闲散而笑,“一方面约束了他们,一方面笼络了民心,何乐而不为?”
“妙哉。”聂清然抚掌道,她欣赏他如此直白的说出自己所图。
随后,她手中用力,那封信便轻飘飘飘的落在跳跃的烛火上,橘黄的烛火瞬间舔燃信纸,燃烧的白纸如风中落叶般轻舞而下,落在书桌前的瓷罐中,化为一堆黑色的灰烬。
“如何,梁城之行清然可愿一同前往?”凌灏放下手中折子,抬眸笑问。
每日凌灏天不亮就得去上朝,天黑了才会从户部回府,即便回来了也是带着大捆的折子在书房继续批阅,经常忙到快要去上朝了才会小憩片刻,随后又匆匆洗漱一番,赶着去皇宫,有时甚至连早饭都来不及吃。
聂清然帮不上什么忙,也实在不想看那些官腔词调,便每晚备上花样繁多的宵夜,在书房陪着他。
他批折子,她就在一旁看星月宫的密报,星月宫各地分舵的密报也会顺带提起当地的百姓生活状况,刚好可以与官员的折子对质。
两人时不时的互通有无,倒也抓出几个谎报民情的地方官,杀一儆百的处理了。
“你倒是会做,恩威并施的约束自己手下,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聂清然看过一封信,笑盈盈的看着垂眸批阅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