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事①
“确定是望辉兵?”楚歌灿烂的眼眸在夜色下分外明亮,这件事听着有些蹊跷,六国盟会马上开始,望辉国君怎么就按耐不住了。事关两国利害关系,得防着第三国来从中作梗,以免落得两败俱伤。
回来的人肯定地点点头,接着带上来两个被捆绑着的望辉兵,嘴巴被严严实实捂着,多多瑟瑟地低着头。楚歌仔细观察着,望辉的服饰,望辉的模样,看来这件事要马上和裴元清禀告,让他早作准备。
楚歌还是慢了一步,在他前往通知裴元清的路上,就听见后面有人喊:“走水了,粮仓被人纵火!”
楚歌拧眉,极度欲言又止,深吸一口气,抱拳告退。
“集合先锋队,开始操练!”走出大帐的楚歌大手一挥,清秀的眉眼酝酿着军人的正气。士兵得令,迅速擂鼓召集五千整先锋队。
由于楚歌身手了得,为人纯良,很快就得到那帮豪爽汉子的认可。因着他储君卫率的出身,以及这番陛下御笔亲封,有眼力劲儿的人都看出楚校尉前途无量,所以楚歌到了聊城的第十天,就接管了先锋队。
要说这先锋队,可是军队里最精锐的轻骑,吃穿用度要比别的兵营好上几倍。但是先锋队责任重大,太平日子里还要没日没夜的巡查、勘察,要是到了交战时候,偷袭的是他们,冲锋陷阵的是他们,浴血断后的还是他们。因此虽然待遇好,但是操练是一直不能停的,比别的士兵辛苦十倍不止,尤其是先锋队长,所有的调度都由他统筹安排,平常要是监察什么的,还得冲在前头。
总而言之,先锋队就是个看着眼红、吃着辛苦的香饽饽。这无疑对是楚歌的最好安排,他虽然爱国忠君,但是毕竟是储君侍卫队出来的,君大过天。就像这次请命,他更多的是想到建功立业,早点回去和夜儿团聚。
聊城,驻兵训练营。
只有巡逻的队伍来来回回,巨大的兵营就没了其他人影,显得寂寥无比。
“楚校尉,你回来了。”手下的赵武见楚歌风尘仆仆地回来,连忙迎上去招呼,牵过楚歌的马。
楚歌神情凝重,问:“裴将军在哪里?”得到裴将军在主帐休息的回答后,便大步朝主帐走去。赵武牵着马崇拜地看着楚歌走远,啧啧感叹,不愧是储君卫率出身,肃杀之气就是不一样啊。
“将军,我刚刚去探查了一番,望辉军粮车沿千里,似乎是打算长期驻扎下来,和我们拉锯。方才路上还碰到几个探子,鬼鬼祟祟,像是在勘察地形,都被我逮回来了。”楚歌抱拳叙述,一脸的正气。
“哈!哈!嗬!哈!”在旗手的利落的指令下,先锋队的士兵热火朝天地操练着,或骑马冲刺,或落地防守,或马上放箭,或变换阵型,流畅无比,无懈可击。
楚歌站在高台上,肃整地看着下面的操练,双手握拳,松开,又再度握紧。他的眼睛静静地盯着先锋队,眼神又仿佛穿透侍卫队一般,飘到了遥远的地方,又好似紧紧地守着这片土地,不让任何人觊觎。
不久后的一日深夜,尚在巡查的楚歌忽然看到是先锋队的人纵马回来,一见到他便翻身下马禀报:“队长,望辉军大概要来偷袭!只是一小队人马,大概两三百人,看行进速度,一刻钟后到。”
“一刻钟。怎么不早点来报?”眸底渐凝出一层薄霜。
先锋队的人一听,恨恨的说道:“那帮蛮子狡猾!属下受队长之令一直监视着望辉军的动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山道上就出现了一些望辉兵,上了几个弟兄就走了。我们觉得不对劲,连忙拨了一批留下继续观察,剩下的沿路查看,果然就发现了一小队人鬼鬼祟祟的潜过来。”
裴元清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就会挥手示意他下去吧。
“将军应该上表朝廷,告知陛下现况,若是将来有个变故,陛下可早加防范。而且裴将军要勤加操练,别荒废了兄弟们,若有不测,还能够随时应对。”楚歌直言,强硬着不肯离开。
“楚校尉,我们不是一直就在操练嘛。况且,这点小事就上奏,陛下日理万机才不管这点小事,望辉的事又不是一年两年了。”裴元清为难地叹了口气,仿佛真有苦衷般,“楚校尉啊,你是京城呆惯了,不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这么多年来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哪一次真的打起来过,你不要杞人忧天了。”
“食君俸禄,行忠君之事。如今隐患在前,将军怎能懈怠!”虽有微怒,却尽力克制住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楚校尉奔波几日,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具体的本将自有打算。”裴元清和颜悦色敷衍着,心里老大不爽,怎么就来了个这么较真的主儿呢,原本想着楚歌是开罪了储君才被贬的,结果半年不到又被提拔成校尉,断断不能开罪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