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凤仁玉的心事(下)
凤仁玉回过了神,拿起丝绢拭泪,说:“你皇父……唉,罢了罢了,就依了你吧。不过你要明白,你皇父是楚歌的授业恩师,楚歌的武艺还是皇夫亲自教导的。”
“谢母皇。”
凤仁玉看到凤寻舒了一口气,提醒说:“储皇夫的事情,朕还是没答应的。楚歌心性纯良,这一路必将走的艰险,寻儿,是你一意孤行改变他的人生,以后你可不要后悔。”
凤仁玉这么庄重的一番话,让凤寻原本散开了的心情又沉了沉,凝眸认真地看着神情严肃的母亲,坚定地点头。
“为了这一点点的平静,所以你就擅自发动战争,只为给他封侯拜将,只为给他一个好的身份,配得上你储君的身份。凤寻啊,你太自私了。身为挽凤储君,你考虑的不是黎明百姓、国家安定。自始至终,只想着自己的平不平静,你让朕如何放心将挽凤交给你!”凤仁玉的音调拔了几个调,神情也严厉了几分。
从来没有人这样严声厉色地训斥自己,凤寻立马委屈很了。胸臆里的不平被填的慢慢的,凤仁玉口里说着疼爱自己,可是到底,做出来的事情不过是为了有个继承人,有个人继承大统,传承挽凤江山。这么一想,顿时沉默了脸,疏离之气慢慢加重。
“既然连战争我都不惜利用,母皇就该知道我的决心。”
凤仁玉重叹,语气虽有些和缓,但是言辞却是依旧严厉:“朕之所以故意没有给楚歌官职,就是为了告诉你,你这么做,朕,反对到底!”
“母皇就不怕这么做给天下人不齿吗?你这是间接向天下表明聊城一役,错在挽凤,当头给挽凤储君一记耳光。”凤寻是笃定了凤仁玉不过是为了训诫自己才这么说这么做,不过凤寻据理力争的不是楚歌的官职,而是他们的未来。
“你发起聊城一役,就是为了他,对吧。”凤仁玉的眼眸依然含着慈爱,问的人很随意。听的人却是暗自大惊,就连红叶和舞袖都是全神戒备。凤寻努力控制住自己起伏的心情,面上已经没有什么笑容。
照理说,这点私心被她藏的那么隐蔽。从楚歌因故被撤职到他参军,最后去支援边境,这一切发展的那么自然。而她原本只是觉得楚歌去一趟边境,自然是有益无害;就连战事,也是秋破迦给她的契机。而这一切都是出了挽凤国才开始实施的,凤仁玉怎么可能知道呢?莫非,凤仁玉一直在监视自己!
“傻孩子,你是朕的女儿,朕怎么会不知道你打的小九九。”凤仁玉说,“楚歌,他是我见过的最良善也是最执着的人。可是,这样的孩子,心无算计、实心实意,根本就不适合在官场。”
“母皇……”凤寻听出了凤仁玉打从心里不赞成,开始撒娇,“儿臣就是喜欢他,没有他儿臣早就没命了。”抱着凤仁玉眨巴地看着,糯声糯气地说,“让他做儿臣的储皇夫,不好吗?”
“你喜欢他什么呀?”凤仁玉叹气,终是磨不过凤寻殷殷的企求,也不再像刚才那么坚持,“你若能说服朕,朕会考虑这一点的。”
听凤寻冰冷的话语以及带着一抹嘲讽的笑意,凤仁玉脸色刷白,直愣愣地看着她的女儿半晌,心里滋生出一股哀戚。她的女儿啊,从没有好好抱过她,没有经历过她的点滴成长。难道这就磨灭了女儿对自己的亲情了嘛,这就活该女儿不亲近自己嘛?
冰冷的泪水,慢慢划过饱满的脸颊,冲刷了嫣红的胭脂,就像一道道淌血的泪痕。这位坚强铁腕的挽凤女皇,哭了。
凤寻这时也慌了。一方面她想认个错吧,毕竟凤仁玉是位母亲,也对她挺好的;可是另一方面,这件事上如果妥协了,保不准就中了凤仁玉的示弱圈套。如今的凤寻,尚不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做为母亲的喜怒哀乐。
“殿下,你这样做,太伤陛下的心。”徐嬷嬷插了话,“陛下为了殿下的事,是操碎了心啊。殿下就听陛下的劝,陛下也是为了您好。”
“母皇,如今秦飞扬拥兵自重,我们的地位岌岌可危。我让楚歌从军拜将,也是为了能够慢慢地取得兵权,在军中有自己的心腹啊。”凤寻做了一小步退让,转而从另一方面游说。凤仁玉的身体情况很糟糕,她有点不忍心。
“他对我最好了!”凤寻理直气壮地回答,血瞳清亮清亮的,“楚歌对我,真心诚意的好!”原本想了很多话,告诉凤仁玉楚歌是如何地拼命救自己,上元灯节如何救回了自己等等种种,可是话到嘴边只能说出这几个字。
凤仁玉听到这样的答案,不觉有些失笑,道:“朕的傻丫头,他对你好,那些忠心耿耿为你卖命的就不是真心诚意对你好?满朝文武对你恭顺良谨不够好?挽凤百姓拥戴你、尊崇你,对你不好?就算他们都不好,那为娘对你也不好么?”
挽凤储君抬眸望了望自己的母亲,撅起来嘴:“那是不一样的,母皇自然是对我好的。但母皇的好和楚歌的好是不一样的。当然,母皇对儿臣才是最最好的。母皇,你就应了吧。”顺势拍马抹油。
“寻儿,这个理由可不够充分呢。”凤仁玉笑眯眯地拍拍凤寻,接着带着一些忧郁地劝解,“寻儿,你喜欢他。不过是初涉世事,刚好碰到的第一个人是踏心实意的人是他。楚歌是个好孩子,他原本就不适合我们的世界,你不要去改变他原来的人生。”
淡眉微微皱起,一张小脸气呼呼地,不服气道:“母皇,我可不准你轻慢我和楚歌的感情哦。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就是喜欢他,和他在一起我觉得平静,我就要他做储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