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风乍起
“老了老了……”顾新茨望着少女俏小的身材缓缓离去,在她周身游走的霸气和肃杀之气慢慢平缓了他的担忧。顾太师慢慢地捋着花白的胡须叹息,也许真是老了,不了解年轻人的热血和大气。
出了顾府,天色已晚,街上的行人却是越来越热闹,灯影重重。本来打算回宫的凤寻却在半路改道,径直去了刘府,沉香和舞袖自然是寸步不离地跟随在左右。
经过门房的通报,刘博蕴一身便服仓促相迎,显然对于凤寻的忽然造访有些惊讶。“不知殿下来访,微臣有失远迎,请殿下……”
凤寻轻轻一皱眉,刘御史便知趣的住了嘴,一边将凤寻迎进去,一边问:“殿下是刚从顾府过来?见着老太师了吗,他老人家身体可好?”一连串的问题倒是热情地显示出他对顾新茨的尊重。
凤寻笑着点了点头,简单地说:“身体很硬朗,刘大人费心了。”踏入主厅,却未曾看见刘小公子和刘夫人,四处张望了一番才问,“怎么不见令夫人和令公子。”
“老臣明白了。”沉默许久之后,对于年轻的储君殿下的风险抉择,挽凤的太师大人才沉缓地说道。既然储君选择了这条道路,身为臣子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义无反顾地跟从。
“殿下,虎符在手,事半功倍。”言简意赅,对着挽凤未来的主掌,顾太师对自己的学生说出了这样的建议。在挽凤陛下还在位的情况下,却提议储君得取虎符——天下兵马大权,即使是唯一的继承人,也可归属大逆不道之中,也可判定有谋篡之心。
凤寻微怔,继而开怀灿笑。虎符一事,她也在矛盾要不要去取。毕竟现在是凤仁玉手中的东西,这么去取似乎不太合理,而且也会打草惊蛇。况且除非是碰到要调动天下兵马,否则虎符就只是件空摆设。
但是顾新茨想到的却是,拥有了虎符,殿下除了不能牵制禁军等几支秦飞扬直隶的部队,在军事上就和秦飞扬可以分庭抗礼。而且虎符带来的威信力是不同的,群臣在依附殿下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大的信心。
“学生明白了,谢谢老师提点。”凤寻盈盈一拜,宽袖间的火鸢翩然燃烧,掠起大片火色妖冶,就如同要灼入人心一般的炽热。
“傍晚岳丈府上来人,说是岳丈想念外孙得紧,就接过去了。”刘御史观察着凤寻的神色回答,心中暗自计较,自己白日里见过殿下,殿下也未告知他有何事。大概是迷迭回去之后说了什么,才会让殿下从顾府亲自过来。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
“这样啊”凤寻低喃,食指无意识地轻叩在桌沿,‘笃……笃’有一下没一下,成为了主厅里唯一的旋律,也敲在在场人的心中,好像受了蛊惑一般,一动都不敢动,脑袋一片空白。
“其他人都退下吧。”凤寻吩咐,“沉香、舞袖你们在屋外守着,本宫有要事和御史大人相商。”众侍仆行礼鱼贯而出。
凤眸含笑,点缀在如玉的脸上宛若血色的宝石,“刘大人可知道本宫身边的迷迭,究竟是何许人。”不是疑问的语气。妖童跟随在挽凤储君身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之所以没有天下争抢,是因为没有了紫眸的妖童如同废人,已经没有价值了。
“紫氏一族的妖童……”刘御史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多大的底气,并不是不确定迷迭的身份。只是不知道储君想要的是否是这个答案,倘若需要这个答案,那么储君又要告诉他什么消息。
顾太师平静的点点头,老态龙钟的脸上夹杂着几丝担忧。郑重地补充道:“殿下,切记从善如流。”事已至此,说这样的话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向稳重深沉的忠智侯依然不忘这般嘱托。
以为权力之争还要再过几年,至少要到殿下羽翼已丰,不过想法还是跟不上变化。这么快,祈夙城的上空就要乌云压城,腥风血雨即将刮起。而让他担心的,是储君殿下还没有完全形成以殿下为中心的权力集团。她要用挽凤对血统的拥戴、百姓对凤神的信仰来和拥有了根深蒂固的军权和势力在挽凤的秦飞扬相争。
与其说是争夺,不如说是在赌博。顾太师忧心地想,看着挽凤储君干净清澈的脸,忧色更重。
“谢谢老师为学生解答难题,学生该回去了。”凤寻笑着说道,忽略顾太师的神色。或许在外人看来她是在赌,可是沧澜知道,她从不爱赌,只喜欢完全的掌握着。
“老师请留步。”凤寻制止了对想要将她送出门的顾新茨,脸上笑容不减,温恭有礼,“学生告辞。”说着,优雅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就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