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
听了他们父子说话,云扬一脸的好奇:“伯父,大哥不是在尚书省做左丞吗?怎么又到了大理寺任职去了?”
“哦,是皇上今天刚任命的。”
“那是升了还是降了啊?”
“唔...左丞是从四品,少卿是正四品。你说说升了是降了?”
“哈哈哈哈,升官便好,升官便好。”云扬开心的笑了。
“不,我的意思不是不争,而是不着急争。我们要先看看势究竟如何?”
“势?”
“不错,今天皇上的模样你也见着了。案子要是办不好,到时候暴风骤雨谁担得住?诚王争不争我们现在不知道,大理寺的刘昶是怎么想的我们也不知道。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一头冲进去,少不得吃了人家的暗亏。”
黄承细细想来,倒也是这个道理。单说说刘昶,刘大人既不是诚王的人,也不是太子的人。这回完全是无故给诚王给牵扯进来的。那么他到底肯不肯担这个风险去做主理呢?
看着黄承若有所思的样子,黄焘轻轻说道:“承儿,你既然顶了贾籍的位子,做了这个大理寺少卿。那你在大理寺,在五部里面也算说话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不管谁做了主理,你这个大理寺的堂官都有权利监督着。你应该在意的不应该是一个主理的位置,而是这件事接下来的走向是什么。这就是我说的势,你懂了吗?”
“傻孩子,升官自有升官的难处啊。”
云扬没想到黄焘会这般说,一时间愣住了。
“伯父,您是说大哥有什么难处吗?”
黄焘叹了口气:“也许吧。”
云扬听的云里雾里的,也没去追问。都是朝廷里面的公事,自己一个小人物知道太多也不好。
黄承点了点头:“还是父亲说的在理啊。我这就去大理寺盯着。”
“嗯,去吧。”
“父亲,那我走了。”
说着,黄承便走了。不久门外便响起了鞭声,马蹄声......
黄焘看了看好久没动筷子的云扬,笑道:“莫要管他,咱们吃咱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