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异动
“说得好,承儿,你总算是长进了,你看看这个。”
说着,黄焘又甩过来一本文书。
“耿秋,籍扬州,硕阳人士。成德十四年明经进士,十五年入御史台……”
“自从上次付应龙弹劾庞文广那件事起,我就发觉有人在御史台里埋了暗桩。这些天我派人把御史台那些官员的底都『摸』了一遍。那个耿秋,还有付应龙,都是诚王的暗桩。搞掉韩琦应该是诚王的意思。”
“可拿下韩先生对诚王又什么好处,他还能把自己的人『插』到雍州去么?不会的,吏部和尚书台不会让他通过的。”
韩琦原是东宫的一名司业,因才德出众被选为太子和黄承的老师。后经太子举荐便到雍州放了个郡守,韩琦明晰政务,做事干练,乃是个不可多得的干臣,几年下来郡内风调雨顺,政绩斐然,不多久便接了州牧的位子,成了一方封疆。
黄焘皱了皱眉:“怎么这么沉不住气?我要是怀疑他的话,那这份密函现在就应该出现在皇帝的案头。”
黄承冷静了下来,他又把密函反复的看了几遍,最终皱着眉『毛』问道。
“父亲,这个耿秋是什么来路?”
黄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话也不能说死了。”黄焘摇了摇头,然后起身道。
“很好,你总算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了,说说你的看法。”
黄承点了点头:“人生在世,图的无非就是“名”、“权”、“利”。韩先生教导儿子多年,对于他的品『性』我还是了解的,韩先生是个极度爱惜自己名声的人,又怎么会去和臭名昭着的红莲教勾勾搭搭?再来说权,论权势地位,韩先生已然做到了镇守一州的封疆大吏,再想往上爬,那可就是谋反了!可真要说起谋反,在别的地方还能有点出路,可就偏偏是这个雍州是最没有活路的!”
黄焘点了点头:“继续。”
“是,这雍州毗邻匈奴,乃是朝廷防卫北境的重镇。往北是驻扎在河套的平北都督府,往南是白袍军的地盘。夹在这两只强军之中再想搞风搞雨,岂不是自寻死路?这是权,再来说利。韩家虽算不上是世家大族,但好歹也是个官宦人家。红莲教能给的,他们也看不上。再者说韩先生乃是太子的恩师,待到陛下百年之后,皇位总归是要落在太子身上的。到时候太子还保不了他一个铁打金铸的前程?从这三点看来,说韩先生会和红莲教勾结无异于痴人说梦!”
黄承说道这里顿了顿,看着黄焘目光炯炯道“所以,如果说韩先生没有问题,那么又问题的便是这个上报密函的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