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茶馆的作用
李越抬眼一看,只见那家茶社门口打着两面旗子,一大一小。小的那一面上写着一个“茶”字,代表了自己的茶社身份。
另一面大旗上写着一个“和”字。没错,就是“和气生财”中的那个“和”字。
李越心里好笑,心说你小子什么都不知道就往里面闯,刚要出言解释又转念一想。
这般有趣江湖轶事可遇不可求,何不趁机让这傻小子开开眼,长长见识?
想到这里,李越憋住笑意:“好啊,老子也有些渴了。咱就到前面的的茶馆漱漱口。”
十日后,马车行到了扬州的越州郡。
扬州历来是繁荣富庶之地,辖下五郡,治下人口数百万。每年缴纳的钱粮赋税更是占到大燕府库的三成。可以这么说,小半个朝廷都是靠扬州养着的。所以其他地方都能『乱』,唯独扬州『乱』不得。故而朝廷在扬州修建了极为宏伟坚固的城防,更将朝廷三大强军之一的铁车营部署在此,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扬州的繁华来自于它的地理位置。扬州地势平坦,极为适合农业耕种,除此之外又被三江环绕,拥有诸多的船港码头,乃是个航运便捷,交通发达的地方。从扬州出发,往东可入东海,往西可至燕都,青陇。往北更可直达平洲。走扬州水道,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故而商贾之流都愿意到扬州交易货物。
人流一多,自然就有了买卖。那些商人巨贾又大多是腰缠万贯之辈,洽谈生意之余,难免要寻个去处好好消遣一番。所以扬州又是纸醉金『迷』的去处,人道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一是看花,一是赏美人。
越州郡乃是扬州第二繁华的去处,第一繁华的去处自然就是扬州牧的所在扬州城了。越州城的城墙比青州的州城都要高大宏伟,密密的城墙垛子里站着一个又一个的士兵,手里的红缨枪在阳光下闪着光。城门口的两队守城士兵,皆是一身的铁甲,好不威风!
云扬走到门口,却惊觉茶馆内坐着许多人,而且全是些膀大腰圆的汉子。他们分成两派,各自站在自家的头领身后,只等着首领一声令下。
茶馆里的人也都发现了云扬的存在,纷纷朝他看了过来。一个个不带感情的眼神扫过来,倒让云扬有些吃不消。
这时藏在钱柜后的老板慢悠悠的走了出来,那是一个老头子。老头子上下打量了云扬一眼。
“后生,烧香莫要拜错了菩萨。你家的庙堂不在这边,走吧。”
李越到了城门口便让老王回去了,回去前还赏了老王五十两银子。老王得了赏,连连拜谢。转身上了马车,一扬马鞭便驶着马车离开了。
云扬这是第一次来扬州,其繁华程度远超青州,就是和燕都比都不遑多让。要说燕都里最多的是官,那么扬州里最多的便是富商和帮会了。富商们想要保护自家的产业,就必须和本地的帮会打好关系。本地的帮会想要活得潇洒长久,也必须靠那些金主养着自己。二者相互依存,乃是扬州城中一个怪相。
李越走在头前引着云扬,街道上的人流熙熙攘攘,但每一个人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一路上你甚至都找不出几个穿打补丁衣服的人,就更别提乞丐之流了。大街上的生意做得很热闹,你甚至能从吆喝声中听出来自三山五岳的各地方言。在这里似乎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区别,大家都是买卖人。
走了许久,云扬也有些渴了。抬眼一看,周遭的茶摊酒楼里都是爆满,唯有路尽头的一家茶馆还有空位。
云扬一指前面的茶馆:“师傅,走了这般许久,不如到前面的茶社喝些茶歇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