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一筹莫展
“应该可以的。”林特使沉思着,“尹萨在十六岁至十八岁的行为有些异常,这可能是他失忆的根源……罗医生,能否将他的记忆读取,然后加以识别?”
“不能。”罗娟摇了摇头,“虽然我们可以扫描他的脑结构,得到各部分的信息,但是,因为意识是脑结构在意识层面,也就是所谓的灵台的一个复原过程,而因为每个人的复原机制不一样,我们称之为人脑密码,它太过于复杂,复杂到根本无法模拟这样的过程……”
“那么,只有一种办法了……”林特使叹息着。
“什么办法?”罗娟惊喜地问道。
最新全本:、、、、、、、、、、
“林老,怎么办啊?他还是无法恢复记忆。”罗娟沮丧地说。
林特使愣住了,看了罗娟一眼,又走到尹萨跟前,默默地看着。
“不对……不对……”林特使突然摇头自言自语了起来。
“林老,有什么发现吗?”
“他不是无法恢复记忆……这些天一切正常,他应该已经恢复记忆了,不过,因为我们没能改变他的心理防御机制,所以,他再次失去了记忆……”
“那,有什么补救的措施吗?林老……”
“难啊。我们根本就不明白他为何会选择性地失去记忆。最后一年多,他很少有论文发表,我们也无法得知他的思想,他思考的问题和思维能力远远在我们之上,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林特使沮丧地低下了头。
“要不,我们把他放弃吧,重新去寻找下一个哲学天才。”
“下一个哲学天才?”林特使苦笑道:“谈何容易啊?我们天球人并不是低等智慧的人类,我们遇到的困境并不是一般的哲学家能够解决的。三千年前,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天才中的天才,庄子。我们当时的特使团把他带回了天球,但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认为变化天经地义,主张放弃生活中一切争斗的哲学观念并未能拯救天球。相反,他让天球只是更顺其自然而已。在之后的一个千年里,我们一直无法寻觅到合适的天才。直到中国的宋朝,我们才发现了朱熹,在他死亡后,我们把他保存在海底。在那个时候,我们又发现了培根。一千年前,我们又发现了大哲学家王阳明和英国的天才笛卡尔。这是我们嘴充满期望的一次,在上一个的空白之后,我们带回了四个让我们充满期待的哲学家。可是,朱熹和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使天球人陷入了更大的空虚和痛苦。而培根对阅读和知识的主张也得不到天球人的认同。他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这样的观点在天球人看来是那样可笑。至于笛卡尔,他认为天赋人权,人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构成的二元结构体。这对于天球人的困境而言,毫无意义。失望之下,天球人放弃了他们,继续在地球上寻找。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我们谨慎得多。我们选定一个目标之后,就会跟踪观察他的生活,试图理解他对生活的感悟。我们研究他的一言一行,希望从中发现能改变我们天球人困境的哪怕只是一小个思想的火花。我们先后观察过康德、马克思、冯友兰,但最终都决定放弃。直到尹萨,从他的行为,我隐约感觉到一种解脱的快乐。他应该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那个人……”
“可是,他却无法恢复记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