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啥全家福
“这不是杨华家那闺女吗!”人群中有人在叫。
我不理,继续仰着头看着他。这时,那个很矮的女老师发话了:“回去跟你妈说一声,你年龄不到,不能上一年级。”
果真跟母亲说的一样。我就按母亲的话告诉她:“我在学前班每次都考第一名,我妈妈说我能上一年级。”
母亲不答应:“自己去吧,去跟老师说一下就行了。老师要是嫌你年龄不到,不让读的话,你就跟他说你在学前班总是考第一名。”
“好吧。”
我挎起牛皮书包,就出了门。在小学门口,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进去了,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小学跟学前班就是不一样。教学楼是两层的,上面一层的走廊长长的,围着一排刷了浅蓝油漆的栏杆,栏杆上挂着八个大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字被漆成红色,很亮眼。通往教学楼的是一条水泥路,十几米长,这是学校里唯一的一条水泥路。路两边有两个花坛,一边一个,各种了一棵松树,几棵指甲花。路的尽头又是一个大花坛,圆形的,水泥砌成,里面种有一棵大松树,几株美人蕉,几棵指甲花。后来,我常跟女孩子们一起趴在这个花坛上写作业,水泥台被磨得光溜溜的。
学校里有很多家长,都是领着孩子来报到的。见一群家长围着几个人在说什么,我便朝他们走去,确信那里面有我将来的老师。
我从大人的腿缝里挤到跟前,仰着头看这几个人,三个男的,一个女的。女的身材很矮小,男的都很高大。他们长得都很像老师,看起来很有文化,脸上没有皱纹,还挂着笑。其中的一个,穿着深蓝的西服,里面套着白衬衣!他的皮肤很黑,额门比别人都高,笑得比别人都和善。我就仰着脸,目不转睛地看他,心想:“要是我爸爸穿得跟他一样就好了!”正想着,他发现了我。我一慌,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学前班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得了两个学期的第一名。每次奖品都是一个作业本,一支带橡皮的铅笔。我舍不得用,便交给母亲,由她保管。自从上学,父亲就从外面的批发部里批发来一叠叠作业本,一盒盒铅笔和橡皮。三个孩子,这些东西用得快。明明跟宇儿不学习,却爱比着削铅笔,看谁削得又细又长。铅笔被他们削成那样,一写字就断。断了又削,削了又断。他俩频繁地向母亲要铅笔,母亲有了疑心,问:“让我检查检查你们的作业本。”
他俩拿出本子,交给母亲。本子的纸页卷得跟狗耳朵一样,蹭着一块块银灰的铅笔屑。母亲随手翻开,发现一大半纸都是白的,用过的那几页,歪歪斜斜写着几个字,笔画细得站不稳。母亲顿时明白了。
“一人给一支铅笔,趴到饭桌上自己削好写老师教的字,一个写三遍,去!”母亲给他们一人发一支笔,吩咐去写字。
俩孩子乖乖拿过本子,坐到饭桌前。明明瞅瞅宇儿,宇儿看看明明,母亲站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突然,两个孩子跟听到了谁下的口令一样,一人捏一个小刀,把铅笔抱在怀里,“刷、刷、刷”地削起来,木屑飞溅开来,落的满桌子满地都是。两个人几乎同时削好,削出很长的笔心,又是你看我我看你一下,接着把笔支在桌子上,开始用刀刮,把大块的碳黑刮下,笔尖就变细了。
母亲一见这情形,气了,一拍桌子,骂道:“还真让老子给算准了!以后三天一支,两个都是!用完了不用!我啥时候把你俩给惯成这样了!”
“是来报到的吧?”他在问我。他的声音不高,但很好听,一点也不凶。
我点点头。
“几岁了?”他又问。
“六岁半。”我如实回答。
“还不到七岁啊。”他似乎在自言自语。
俩孩子缩着脑袋坐在那儿,谁也不敢吱声。
幸好,我削铅笔没有被母亲逮到过。
在学前班读了一年书,我开始喜欢上学校,一直想到家门口的小学里去读书。小学离家只有五十米,每天从那里经过,看到一群一群个子高高的学生从里面出来,有说有笑,我羡慕死了他们。诺大一个村子,还有大片的田野,沟渠,我哪儿都疯跑遍了,就是没进过小学。对那片地方,我一直远远地保持着敬畏。一个小玩伴的家就在学校里,他每天在那里进进出出,总说:“吵死了,睡都睡不着。”我心想:“要是让我住进去,再吵我都不怕。”
哪家的孩子不听话,大人们总这样教训:“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学校,让老师修理你!”这个办法很凑效,再淘气的孩子都能被当场制服。大家都不喜欢上学,上学要被老师修理。
一年级开学这天,我早早起了床,吃完饭,对母亲说:“妈,你陪我去报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