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9
这些学生以后分配了工作岗位,八十年代再考其他学位,成绩也是不错的。
她知道刘支书在给她下绊子,既挑唆她和其他人的关系,又想施压让她从他的举荐名单里选。
呵呵,我那么听话的么?
自己日常好好表现,她会看在眼里吧?
有封怡做媒介,让她看到自己表现的机会应该……更多一些。
刘支书还在跟唐圆说怎么选拔这个人选,“我提名几个人,你参考一下,看看哪个合适。”
他说了五个人名。
唐圆笑微微地听着,有唐中和的弟弟唐中平,还有刘会计的儿子刘金辉,另外三生产队一个估计是队长王长顺的晚辈,还有俩不太了解。
封怡一听还要考虑,竟然不第一时间选她,立刻垮了。
何建华脸上也闪过一丝失望,随即他对封怡道:“一般这种举荐名额有工龄要求的,至少得在大队工作两到三年,且要评过先进的。”
这也是很多人日常争先进的原因,争先进以后有什么好事儿才能轮到。
“啊?”封怡瞬间希望破灭,“还得工作几年呀?”
要是两三年,她爸妈都能帮她安排工作了。
她也没一口拒绝,“好的呀,我回去调查一下看看。”
既然县里让她举荐,那她自然没必要谦虚推让,只需要做好调查推荐合适的学员就好。
其实按照她的理解,77年要恢复高考,那些读书好的没必要现在去读工农兵大学,这个学校水平普遍比较差,学员水平良莠不齐,后来一直被正经高考生鄙视,甚至连中专生也是鄙视他们的。
毕竟人家中专生也是当初的尖子生,凭实力考上的,举荐读工农兵大学的有些只读过小学,有些初中成绩也很拉胯,纯粹靠关系去读的,被人瞧不起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工农兵大学的老师是正经老师,只要学生水平够,愿意学,那还是可以学到东西的。
那算了。
何建华见她那么从善如流地算了,都没有要闹一下脾气的意思,有一点点失望,不过很快又调节过来。
只要他在大队好好表现,两三年后不知道能不能有读工农兵大学的机会?
他偷瞄了唐圆和封辰一眼,感觉唐圆看起来笑眯眯的很随和却很有原则,封辰么,这人除了对唐圆很温柔,对其他人都挺冷淡的,浑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我对你不感兴趣的气息,让人不敢随便跟他套近乎。
他去大队以后是要刻意讨好唐圆呢,还是正常交往正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