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你怎么知道的?”我问。
“那时有这么个案子。有一个老太太,是个住在康奈尔附近的老师。有一天,她用家里的电脑查阅下载的文档,看见了一个她没见过的新的下载条目。她把这个条目里的文件打印了出来,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拍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在帮一个老家伙那啥。她连忙给当地警察局打电话报案,警方分析这份文件应该是误发给她的。她的互联网地址就是一串数字,他们觉得发送者可能在打字时输错了几位数,诸如此类。不管怎样,文件发过来的历史路径就摆在那儿,他们一路追查就抓住了一个恋童癖,背着厚厚一堆案底呢。话说起来,那人就是洛杉矶的。总之,他们彻底搜查了那家伙的屋子,漂漂亮亮地把罪行钉死了。这是破获的第一起以电脑为工具的犯罪案件。那家伙的电脑里有五百多张各种各样的照片,上帝啊,多得都让他不得不搞出个双硬盘。我告诉你,照片上全是不同年龄不同人种的孩子,做着连成年人都不会做的那些事……总之,这案子办得漂亮。那家伙被判了终身监禁,不准保释。那家伙也有一部数码快照相机,不过好像是一部100型号的,他们去年在联邦调查局通报上公布了这个案子。”
索尔森并不在意我的评论,或者压根就没听,他拿出那个装相机的塑料袋,表情变得严峻起来。他心无旁骛地盯着相机,然后翻了个面,继续研究着。我看到他的神情渐渐变得凝重。
“那个老师打印出来的照片为什么会那么模糊呢?”
我短促地笑了一声,然后说:“这是我见过的最能说明跨部门精诚合作的实例了。”
“她没有合适的设备。要把数码照片打印出来,需要一台呈色漂亮的彩色打印机和高感光度的照片打印纸。她一样都没有。”
索尔森兴奋得不得了,这种情绪很能感染人。我感受到他的兴奋,也激动起来,而且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也许这时我看到的他才是更真实的他。我知道这就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时刻,透彻明晰地看到真相的时刻,知道自己正在接近目标的时刻。
“不知道,这是什么?”
“麦克沃伊,咱们时来运转了。”他突然说道,“我觉着没准你还真能带来点好运气。把这股好运气维持住,让我们不至于太晚。”
“知道这是什么相机吗?”
我赞同地点点头,之后我们陷入了沉默。又行驶了几分钟,我才提了个问题打破沉默。“你怎么对数码相机的事情这么了解?”
我们上了车,他才打开那个装着格拉登被收缴物品的纸盒。他取下盒盖,我看到清单上列出的那些物品被分别用塑料袋装好码在了里面,还有一个封口的信封,上面标着“机密:仅供联邦调查局人员翻阅”。索尔森撕开信封封口,从里面抽出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宝丽来的即拍快照,大概是用看守所给犯人登记用的相机拍摄的。是一张男人的臀部特写,被拍摄者两手抓住屁股向外掰开,以便拍摄者能拍出清晰的具有纵深感的肛门。索尔森看了一会儿,随即把它往后排座椅一丢。“真奇怪,”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斯威策要塞进一张他妈妈的照片。”
走访了两家经销商,我们一无所获。第一家店已经连续两周都没卖出过一台数码快照牌相机了;第二家在上周卖了两台,但都是卖给洛杉矶一位相当知名的艺术家,他用宝丽来拍摄的即时快照创作抽象拼贴画,颇受业内好评,还被世界各地的多家博物馆收藏。而现在他想涉猎更新的摄影领域,尝试数字化照片,想试试用数码相机取代宝丽来相机。索尔森甚至都没费神记笔记,大概是不打算后续随访。
“为什么要把糖浪费在粘苍蝇上?”他反问道。
我们名单上的最后一站是皮科大道上一家临街的商店,叫“迅捷数码影像”,跟韦斯特伍德购物中心隔着两个街区。索尔森在店外一个标着禁止停车的地方停了车,笑着说道:“找着了,就是这家。”
回去的路上,我忍不住问道:“我猜你一定没听过这句话——比起用柠檬,用糖恐怕能粘住更多苍蝇。”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之前遇上过这类案子,不过现在倒是越来越多了。我们现在在匡提科有一个小组,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专门对付网络犯罪。他们处理的很多案子大多跟色情有关,还有以儿童为目标的犯罪案件。他们经常在局里发布案情通报,让大家都了解当下最新的犯罪手法什么的,让我们紧跟潮流。我只是紧跟潮流而已。”
我瞅了瞅那台相机。它的体积实在庞大,显得有些笨重,看上去古里古怪的,模样有点像宝丽来,但上面安着的却是标准的三十五毫米镜头。
我点点头。
“这帮该死的杂种,”他慢慢说道,“他们把这东西就这么白白捂在手里这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