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熙熙攘攘的大街,一家走进去就可以买东西的商店。另外两家经销商更像邮购处,也不临街。格拉登应该会更喜欢这种临街的铺面,更具有视觉刺激效果。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注意力就被分散了,谁都不会专门注意他。这对他更合适,他不想让别人认出他。”
“麦克沃伊,咱们时来运转了。”他突然说道,“我觉着没准你还真能带来点好运气。把这股好运气维持住,让我们不至于太晚。”
我赞同地点点头,之后我们陷入了沉默。又行驶了几分钟,我才提了个问题打破沉默。“你怎么对数码相机的事情这么了解?”
“之前遇上过这类案子,不过现在倒是越来越多了。我们现在在匡提科有一个小组,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专门对付网络犯罪。他们处理的很多案子大多跟色情有关,还有以儿童为目标的犯罪案件。他们经常在局里发布案情通报,让大家都了解当下最新的犯罪手法什么的,让我们紧跟潮流。我只是紧跟潮流而已。”
我点点头。
“那时有这么个案子。有一个老太太,是个住在康奈尔附近的老师。有一天,她用家里的电脑查阅下载的文档,看见了一个她没见过的新的下载条目。她把这个条目里的文件打印了出来,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拍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在帮一个老家伙那啥。她连忙给当地警察局打电话报案,警方分析这份文件应该是误发给她的。她的互联网地址就是一串数字,他们觉得发送者可能在打字时输错了几位数,诸如此类。不管怎样,文件发过来的历史路径就摆在那儿,他们一路追查就抓住了一个恋童癖,背着厚厚一堆案底呢。话说起来,那人就是洛杉矶的。总之,他们彻底搜查了那家伙的屋子,漂漂亮亮地把罪行钉死了。这是破获的第一起以电脑为工具的犯罪案件。那家伙的电脑里有五百多张各种各样的照片,上帝啊,多得都让他不得不搞出个双硬盘。我告诉你,照片上全是不同年龄不同人种的孩子,做着连成年人都不会做的那些事……总之,这案子办得漂亮。那家伙被判了终身监禁,不准保释。那家伙也有一部数码快照相机,不过好像是一部100型号的,他们去年在联邦调查局通报上公布了这个案子。”
“我打了数码时代的客服电话,弄到了在洛杉矶销售这台型号为数码快照200相机的八家经销商的名字。我猜他会再买一部相同型号的。因为在他手里,这台相机的其他配件都是齐全的。我得打个电话,发动大伙儿分头调查这八家经销商。杰克,你那儿有二十五美分的硬币吗?我的都用光了。”
我找出一个硬币给他,他跳下车冲回电话那里。我猜他会打给巴克斯,兴高采烈地报告这个重大突破,并要求兵分几路筛查名单。我坐在车里,心里却想着站在那里高高兴兴打电话的人本来应该是蕾切尔。几分钟后,他回来了。
“我们这组要去核查其中三家,都在这边的西区。鲍勃把另外五家分给了卡特和洛杉矶分局的几个人。”
“如果买这种相机的话,是要先订货,还是经销商会在店里放着存货?”
索尔森开车冲回车流里,从皮科大道一路向东驶去。他一边开车,一边报出一个记在本子上的地址。“有的店的确有存货,”他说,“就算没有,也能很快把货调过来。数码时代的接线员是这么说的。”
“那个老师打印出来的照片为什么会那么模糊呢?”
“她没有合适的设备。要把数码照片打印出来,需要一台呈色漂亮的彩色打印机和高感光度的照片打印纸。她一样都没有。”
走访了两家经销商,我们一无所获。第一家店已经连续两周都没卖出过一台数码快照牌相机了;第二家在上周卖了两台,但都是卖给洛杉矶一位相当知名的艺术家,他用宝丽来拍摄的即时快照创作抽象拼贴画,颇受业内好评,还被世界各地的多家博物馆收藏。而现在他想涉猎更新的摄影领域,尝试数字化照片,想试试用数码相机取代宝丽来相机。索尔森甚至都没费神记笔记,大概是不打算后续随访。
我们名单上的最后一站是皮科大道上一家临街的商店,叫“迅捷数码影像”,跟韦斯特伍德购物中心隔着两个街区。索尔森在店外一个标着禁止停车的地方停了车,笑着说道:“找着了,就是这家。”
“你怎么知道的?”我问。
“那我们现在做什么?已经一个星期了,他肯定已经买到了。”
“也许买到了,也许没买到,我们要根据预感行事。那可不是一套便宜的设备,你一买就得买一整套,要有下载和编辑照片的软件、与电脑相连的数据线、机子的皮套、闪光灯以及所有其他配件,全部加起来绝对超过一千美元,很可能要花费一千五百美元。但是……”他伸出一根手指,表示重头戏来了,“如果你手里已经攥着其他配件,需要的仅仅是相机本身,怎么办?不需要数据线,也不需要编辑软件,其他附加配件统统不要。如果你刚刚才花六千美元缴纳保释金和律师费,已经捉襟见肘,你不仅仅是不需要那些配件,而是根本负担不起,你会怎么办?”
“可以下一份特别订单,只要相机的那种,这样可以省很多钱。”
“说得对,这就是我的预感。我觉得,如果真像那个狡诈律师说的那样,缴纳的保释金已经让咱们的格拉登先生差点破产,他一定希望省点钱。如果他要另买一台相机,我敢打赌,他肯定下了一份特别订单。”
索尔森兴奋得不得了,这种情绪很能感染人。我感受到他的兴奋,也激动起来,而且开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也许这时我看到的他才是更真实的他。我知道这就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时刻,透彻明晰地看到真相的时刻,知道自己正在接近目标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