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少年阿珵 > 第二章 奇妙的能力

第二章 奇妙的能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作为一个离工作还远的高中生,我对成年人的职业生活和工作内容并没有太多了解。但从她刚工作时给我的感觉来看,薪水确实不错,不过却好像没有传说中那么累,总还是会有时间在我休息的时候陪我看个电影,玩个游戏什么的,对比下来,反倒显得还没退休的爸妈工作更忙一些。因此,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姐姐运气不错,找到了一份轻松但挣得多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和姐姐的一位同事聊起了他们的工作,才发现一切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她解释得很清楚,但我想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运用她这种方法本身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我猜那看错数字的人哪怕在之后变得认真起来——估计这近一个亿的学费会真得让他变得认真吧——他还是不敢「只检查两遍」。可是「只检查两遍」这个做法却着实让我受益无穷,从此我不再对于检查过两遍的题目耿耿于怀,因为人力总是敌不过天意。

我的姐姐叫杜珵韵,大我五岁,去年刚从香港一所知名大学毕业。毕业后她回到北京,在一家投资银行的研发部工作。谈到投资银行,知道的人总是会下意识地想到两点:第一,挣得多;第二,累。

姐姐的话让我受益无穷,但聊天至此难免有点语重心长,所以我决定和她分享一个秘密来调节一下气氛:

我连忙向她解释,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去,事实上,和她在一起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是我这段时间心情最为放松的十几分钟。实则是因为家里的一些原因,不得不赶两小时以后的飞机回北京。当然,我并没有告诉她具体的原因:得回家照顾我的姐姐,她现在正重病在床。

一则是因为我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看来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我听起来却充满了冒险和刺激。比如,他们讲到某金融机构的一个交易员原本打算售出一千万的金融产品,但因为数错一个零,一下子卖掉了一个亿,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这原本是个只能让我们想起小学数学老师「不要点错小数点」的忠告的无聊故事。我们小时候每次听到类似的故事,其实并不关心真假,只会按照老师要求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认真细心」的教育意义。但现实并不是童话故事,一个小学会犯错的人,长大了也一定会犯错,一个小学没犯过错的人,也不能保证长大就一定不会犯错。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其实金融系统早就想到了这种犯错的可能性,考虑到金融资产的重要,从计算机到人都有无数防止犯错的机制。这个故事当中,那个交易员在最终完成这笔交易时,需要在屏幕上点击三十多个警告框中的「Yes」来告诉电脑「我心中十万分确定要这么做」。可是,就在点完这三十多个框之后,他瞬间惊醒,明白自己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不具备想明白这件事的能力,并不是没有预先知道错误的可能,只是他执着,自信,太过相信自己而不相信自己作为人类也有人类的缺点,更不相信计算机系统可以弥补他这种缺点。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

不得不说姐姐的这番分析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也不免觉得有点过于玄虚,毕竟爱情这东西很难靠分析得出结论。曾经有个朋友向我求助,问我某人是否值得交往,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给他分析了对方的优缺点,最后得出了「断然不可交往」的结论,但他给了我一句:「谢谢。你的分析让我明白我还是爱她,纵然结论如此确定,但我仍然无法克制内心的冲动,因此我一定要和她在一起。」

由于我和姐姐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于是就邀他一起边吃边聊。这顿饭吃得很开心,虽然他们一直在聊和工作相关的事情,但我并不觉得无聊。

姐姐的感情问题我也不便多说,而且虽然她有当局者迷的时候(谁又没有呢?),但看问题一直都比我清楚,这一点我非常放心。我最为关心的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她究竟有什么奇妙的能力,可以比整个部门的人都更早完成工作?

我抬头一看是一个西装革履但并没有打领带的年轻男人,年龄看上去和姐姐差不多。姐姐和他打过招呼之后介绍我们认识。他和我姐姐是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姓郑,但我不太记得名字,只知道他是个博士,姑且用郑博士来称呼他。

「姐姐,其实在我们进门的时候,我并没有看见郑博士。在他走了之后,我马上问你是否打算和他交往?结果你就承认了他对你有意思,所以我瞬间编了刚才那样一个故事。」

与童云丛的对话很快就结束了,本来她约我一起去吃点东西,可是我实在没有那个心情。在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后,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感觉这应该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在提出这种要求时被人拒绝。

姐姐斜睨了我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阿珵,别的不说,就凭你这一点,我不愁你找不到女朋友。」

「这个啊,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最耗时间的并不是模型设计,而是模型验证。其实很多工作皆是如此,这一点和高中的学习不一样。做题的时候,你检查和验证的时间往往非常短,因为对于大部分题目,你在做的过程中就能大概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做出来,或者是否做对,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可以快速查看标准答案和习题解析。但实际工作中,很多东西都是你独立创造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答案和解析,或者说你自己才是写答案和解析的那个人,所以检查的时间往往是解决问题时间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那么我们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想的是如何缩短检查的时间。最终,我的办法就是『只检查两遍』。这个办法很简单,我也和同事们都说过,只是没有一个人敢尝试罢了。」

「阿韵,你也在这儿吃完饭啊。」

「只检查两遍?你怎么能保证不出错呢?」我听着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刚刚听到过一个连点三十几个警告框而执着犯错的人。

那天晚上我和姐姐约好在她公司楼下的餐厅一吃饭。我们刚坐下就听到旁边有人和姐姐打招呼:

「因为自信。但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事实上,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错,但经过我对自己工作的统计,检查两遍之后依然出错的概率不足万分之一,而在第二遍没有检查出错误的情况下,平均我需要再检查十遍才能找到错误。人生有限,我还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十几遍的检查上面。因此,如果两遍都查不出问题,那我就会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天意,非我人力可以避免。当然,因为我的模型最终也会交到别人手上,真的有大问题,他们也能看得出来。不过人毕竟不是机器,我们有时候会因为一些规则的逼迫让自己发挥得更好,当我定下『只检查两遍』的规则之后,我在设计模型时会变得更加认真,以至于错误本身也越来越少。刚刚我们聊到的那个不小心看错一位数字的案例并不是因为他太自信,而是因为他的自信没有基础,他也不够认真。人若不认真,机器设置再多的防傻机制也没有用。」她解释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