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少年阿珵 > 第七章 小概率事件

第七章 小概率事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这种想法家人应该都有所察觉。父母都是聪明人,知道对于我这种近乎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聪明人一般都没有办法,得是笨人或是更聪明的人。姐姐不笨,但她知道这个时候适合用笨办法。她知道虽然探讨终极问题没用,但人总有爱好,有些人觉得人生没意义,但带他吃北京最好的鸡蛋灌饼就马上治愈了。当我们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烦恼时,追求点高级的东西能让我们开心,当我们陷入终极思考无法自拔时,又可以被人间烟火拯救。我们一边吃着夹着里脊肉的鸡蛋灌饼,她一边劝我可以试试出国读书,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马勒小姐起身送我,在走廊中她突然把我拉到一边,在我耳边轻轻说道:「我很好奇,你刚才真的是因为看到我的头发而想到你们中国那篇有名的古文呢,还是在面试时临时编了个故事呢?」

大家上高中的年纪差不多是十五岁,这个年龄的人已经能够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因此我的同学们都在暗自祈祷时间过得慢一些,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准备高考。而我则相反,因为这种虚无主义,我一直希望高考早日到来。但与其说我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不如说是反正也没有什么想做的,不如走个寻常路让家人和朋友(以及家人的朋友)开心一下。

「马勒小姐,我可以叫你莫嘉妮吗?」我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因为她有此一问意味着她已经想到了答案。

我的人生虚无主义就是这么来的。说白了,在考上高中的那一刻,我突然陷入了茫然。未来三年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会说高考,那么然后呢?上大学。上完大学呢?工作。然后呢?这样不断追问下去,你会发现好像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另一方面,我也是一个学习唯美主义者——看,我又用了一个主义——我认为学习本身是美的,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于是我的成绩一直也很好,或许学习就是我人生的意义?

虽然我不知道他说的「强度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依据是什么,但这个解释听上去是有一些道理的。我有同学曾经参加过托福考试<sup></sup>,他们总说因为每个人读注意事项的速度不同,导致实每个人考试的实际开始时间不一样,于是自己做阅读题的时候会有其他考生在那里测试口语用的麦克风,声音很大,搞得心烦意乱很难答题。但真实生活可比这复杂多了,现在我的感觉是托福考试这种不可避免的考场嘈杂在客观上反倒提高了成绩的含金量。虽然从科学的角度讲测试的准确度可能会下降。

半天没有说话的马勒小姐开口了:「放心,我们肯定不会去翻看你的日记,但你有写日记这个习惯的确是你告诉我们的。在 2015 年 9 月的一条微博上,你自己分享了一张日记软件的截图,上面象征每一天的点都是点亮的。也许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爱编一些小故事和朋友开玩笑,但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大都是真的。」

王天睿道:「你说的没错,我们的考试确实有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在应对试卷时的真实水平,可是真实的生活又在哪些情况下像考试卷呢?哪怕你运气好,找到一份和做题类似的工作,你也会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干扰。我们之前也用非常好的环境做过测试,仅根据试卷成绩录取过学生,但事实证明他们在随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你参加的考试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改版之后的测试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压力测试,只是这种压力不是人为施加的,是通过桌子施加的,强度更接近我们真实的生活。」

我不得不感慨他们的调查确实细致,同时又一次证明了从旁人角度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回想起来,我确实很少在社交网络上开玩笑,拜文字不能表达语气所赐,我的网络形象一直是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她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追问道:「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样测试的意义究竟何在?比如,你们用粗糙的桌面其实很有可能影响考生的发挥,从而无法让试卷真实反映考生的水平。」

「当然可以,一般我只允许已经被录取的同学叫我的 First Name,但你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奥朗热同学。」

上大学对我来说原本是一种人生虚无主义的唯一选项。其实,我经常听人说起「虚无主义」这个词,却从来都没有理解它的内涵。但我发现任何一个词加上「主义」两个字就立刻显得高深莫测,并且能瞬间消解这个词本身带有的种种不该有的感情色彩。如果你说你自己虚无,可能有人要劝你想开点,因为人们会害怕你自杀,但如果你说自己信奉虚无主义就不同了。如果你写文章骂人流氓,估计正规的媒体都不会让你的文章发表,但你能看到很多报纸上屡屡出现「流氓主义」这个词。对此,我的结论是,只要加上「主义」两个字,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你经过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加「主义」的话要么听着像没过脑子,要么听着像骂街。

最后,我问出了一个从一开始就想问的问题:「那么你们最初是怎么选中参加加试的人呢?」

在宣布我第一题通过后,马勒小姐继续说道:「也许这种考查方式侵犯到了各位的隐私,但我们已经最大限度地让摄像头显眼。而且如果要遴选出我们要的人才,我们也是不得已采用了这种方式。」

王天睿的笑容当中带有一点苦涩:「其实我们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不做特别的筛选。目前我们只能通过赞助考试举办机构的方式,请他们随机在一些大型综合能力考试中发放一些带有加试的试卷。比如你和童云丛是去年六月亚洲博览馆的考生,那个场馆比较大,也是我们最近比较多的一个选择。为了方便回收试卷,我们也会把所有附带加试题的试卷都安排在考场的一个角落中,到时候由我们的人配合考试主办方一起回收,单独处理。所以,目前只能尽量保证我们录取的人确实是人才,但不能保证在一开始接触到所有最好的人才。」

今天,在特别测试第二轮——面试的现场,那张鸡蛋灌饼的效果再次升级,尽管和想出国的初衷不同,但我确实对这个神秘的学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我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了。马勒小姐宣布面试到此结束:「一会儿我们会单独给每个人发一个信封,里面会有面试结果,当然你已经知道了,同时里面会有一张到这层的门禁卡,不要忘了晚上七点我们会在会议室开第一次研讨会。当然,在我们正式签署奖学金合同之前,你可以随时放弃入学资格。现在我送你出去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